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又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

    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

    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A: ⑤④①⑥③②
    B: ①③⑤④⑥②
    C: ②③⑤④①⑥
    D: ③④②⑥⑤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zhūn  zhūn)()()告诫      (chún)民风()朴

    ②(làn)陈词()调                  (lán)衣衫()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3. 给加点字注音。

    ①逻)            ②种流传(

    造()            ④一知半

    ⑤塞:()敷衍责        ()边        ()瓶

    ⑥的:()众矢之        (确        ()打

    ⑦剥:(花生          ()生吞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4.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的对错。
    u4e00u4f4du201cu4e13u5bb6u201du5728u7535u89c6u8282u76eeu4e2du63a8u8350u7684u836fu54c1u3001u4fddu5065u54c1u3001u98dfu54c1u5c61u4e0au9500u552eu9ed1u699cuff0cu8fd9u4f4du5047u4e13u5bb6u88abu63edu7a7fu540euff0cu5df2u6210u4e3au4f17u77e2u4e4bu7684u3002
    u867du7136u201cu62d2u7eddu9152u9a7eu201du5df2u662fu4e00u4e2au9648u8bcdu6ee5u8c03u7684u8bddu9898uff0cu4f46u4f9du7136u6709u53f8u673au660eu77e5u6545u72afuff0cu9152u540eu9a7eu9a76u3002
    u5b66u6821u8bbeu5b9au6559u5b66u8bfeu7a0buff0cu8981u505au5230u6709u7684u653eu77e2 uff0c u9632u6b62u5b66u751fu51fau73b0u56e0u5b66u4e60u5185u5bb9u8fc7u591au800cu9020u6210u56ebu56f5u541eu67a3u3001u4e00u77e5u534au89e3u7b49u73b0u8c61u3002
    u6211u4eecu5728u62dcu8bfbu300au7ea2u697cu68a6u300bu65f6u8981u8ba4u771fu7814u7a76uff0cu591au65b9u63a2u8ba8uff0cu8fd8u8981u591au8bfbu8bfbu7ea2u5b66u5bb6u7684u8a00u8bbauff0cu591au770bu770bu5176u4e2du5bf9u8bd7u8bcdu6b4cu8d4bu7684u89e3u8bfbuff0cu591au60f3u4e00u60f3u624du80fdu660eu767du5176u4e2du7684u4e3bu65e8uff0cu5bf9u7684u5c31u63a5u53d7uff0cu4e0du5bf9u7684u5c31u629bu5f03uff0cu751fu541eu6d3bu5265u662fu8981u4e0du5f97u7684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5. 选出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研究认为,每天发短信超过一百次会让人变得(肤浅/浮浅),过分关注自我形象。

    ②战斗力来自近似实战的训练,是经过长年累月的(摸索/探索)和训练得来的,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③随着国内跑步热的兴起,像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这样的高水平国际赛事受到广大跑友的追捧,让跑友们(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④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性的故事,那些(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慷慨激昂。

    ⑤唯有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才能发现(滔滔不绝/源源不断)的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残酷的现实和严峻的形势证明,那些贪官无一不是能(夸夸其谈/侃侃而谈)的,他们说起腐败行为来也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信医师信“大师”,盲目减肥饿出病,饮酒之后吃头孢……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 缺乏健康素养,常常会做出一些_____科学 常识的事情。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这说明,(  )。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_____ 医患信任。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疗也有风险,不可能包治百病。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病人。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尽管现代医学__    , 但仍然有很多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u4f9du6b21u586bu5165u6587u4e2du6a2au7ebfu4e0au7684u8bcdu8beduff0cu5168u90f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86bu5165u6587u4e2du62ecu53f7u5185u7684u8bedu53e5uff0cu8854u63a5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4e0bu5217u4feeu6539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实践论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城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节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u4e0bu5217u8bf4u6cd5u4e0du7b26u5408u6587u610f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8bf4u6cd5u4e0du7b26u5408u6587u610f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f5cu8005u8ba4u4e3au201cu77e5u8bc6u91ccu624bu201du662fu201cu4e16u4e0au6700u53efu7b11u7684u201du3002u8bf7u7ed3u5408u6587u7ae0u5185u5bb9u6982u8ff0u201cu77e5u8bc6u91ccu624bu201du7684u53efu7b11u4e4bu5904u3002
    u9646u6e38u7684u8bd7u53e5u201cu7eb8u4e0au5f97u6765u7ec8u89c9u6d45uff0cu7eddu77e5u6b64u4e8bu8981u8eacu884cu201du4e0eu6587u7ae0u4e2du7684u4ec0u4e48u89c2u70b9u76f8u4e00u81f4uff1fu8bf7u7ed3u5408u6587u7ae0u5185u5bb9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8. 《改造我们的学习》不仅是延安整风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进行议论文写作的典范之作,请选取一个角度(如思想观点、论述方法、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9. 按要求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补恰当的语句,使语段文意贯通、符合逻辑。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①…………..。新中国成立后,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河道萎缩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态保护工程得到加快实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②…………..。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③…………..

    要求:

    ①处填一个比拟句:

    ②处根据语境仿写:

    ③处写一句收束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日日新》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有些文字是闪亮的,因为它早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有些篇章是不朽的,因为它曾经迸发出________般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报章里的改革史》是1978年以来改革的一个缩影,可以帮助人们回顾和理解这一段历史是如何演进的,从中领悟改革的势在必行,并从历史的智慧中寻找破解现实难题的方法。如果从单篇文章来看,可能是一个案例,可能是个人的作为,但是把这一组组文章积集在一起,它就成为由改革大潮汇聚成的时代洪流,展现了________的时代风貌。

    新华社发表的《实行大包干责任制 凤阳县大旱之年夺得夏粮丰收》一文引发了“凤阳大包干”的报道潮,凤阳县小岗村的“小岗大包干”创举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关广梅现象》引发的“社资”之争发人深省,真是一石击破水中天,党的十三大一锤定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论断。在这些人和事的报道背后,承载着一个个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那些曾经困扰着人们的问题通过媒体的报道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进程。

    《报章里的改革史》,(    )。真正的改革者从来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作者和编者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大无畏精神,在当时________的时期,他们完全不顾个人的前途和安危,勇敢地喊出________的声音。

    u4f9du6b21u586bu5165u6587u4e2du6a2au7ebfu4e0au7684u6210u8beduff0cu5168u90f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4e0bu5217u4feeu6539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u4e0bu5217u586bu5165u6587u4e2du62ecu53f7u5185u7684u8bedu53e5uff0cu8854u63a5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学段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课双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