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率领大军讨伐孤竹国。这场战争从春季开始,结束时已是冬季,山川草木都变了样,齐军不熟悉地形,返回途中迷失了方向。齐桓公十分着急,这时,管仲献计说:“老马是认识道路的,可以让军队里的那几匹老马为我们带路。”齐桓公依计而行,齐军跟在老马后面,果然找到了出路。后来队伍进到山中,没有水喝,齐桓公一筹莫展。这时大臣隰朋说:“蚂蚁冬天时住在山的南面,夏天时住在山的北面。不管在哪里,蚂蚁总是在水源上方筑巢。现在这里有蚂蚁窝,我们找找看,是否能找到水源。”齐桓公听了十分惊奇,命令士兵挖掘,果然挖出了水。

    文段中,管仲借老马寻找道路,从逻辑上讲,用的是三段论推理。其推理过程如下:

    老马是认识路的,这几匹马是老马,所以这几匹马是认识道路的。

    文段中,隰朋找水也运用了同样的推理方法,请仿照管仲寻找道路的推理过程,写出隰朋找水的逻辑推理过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难点1  本文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驳论相结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3. 下面几个材料,可以证明什么观点?根据平时积累,再补充一个类似的论据。

    1)马克思辛勤劳动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终于完成了巨著《资本论》。

    2)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勤奋劳作,花了六十四年的时间,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都产生很大影响的《浮士德》。

    3)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孜孜不倦,在数学道路上勤奋攀登,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证明的观点:

    类似的论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人民为中心重新定位文化史、文艺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规律,体现了历史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时代感召力和强大历史穿透力 , 随着大规模开展起来的汉族民间文学调查和各个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调查不断推进,一个丰富多彩、、厚重纷繁的文化宝库被一层层打开。它们吸引了一大批志士仁人为之奋斗终身。钟敬文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呼唤建立中国民间文艺学,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文学调查所得的巨量收获使他为祖国这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无比自豪。他后来还以中国民协主席的身份主持过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组建中国民俗学会,为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百年未息。后来的又一任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在为中国民间文化定位时提出了“文化的一半”的理念:视经史子集为中国的“父亲文化”,而民间文化则是“母亲文化”,前者是精神性的,后者是情怀性的;此外,文字的和口头的各占中国文化一半;雅的文化和俗的文化各占半壁江山;阳春白雪的文化和下里巴人的文化,上层的文化和下层的文化,文人个体的文化和民间集体的文化。

    u4f9du6b21u586bu5165u6587u4e2du6a2au7ebfu4e0au7684u8bcdu8beduff0cu5168u90f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404u53e5u4e2du7684u5f15u53f7u548cu6587u4e2du201cu7236u4eb2u6587u5316u201du201cu6bcdu4eb2u6587u5316u201du7684u5f15u53f7uff0cu4f5cu7528u76f8u540c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4e0bu5217u4feeu6539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康,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社会理想。“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当然,这里的“小康”与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小康”在意义上是不同的。历来的训诂家们认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百姓太辛苦了呀,让他们休息一下吧。”不过,我们也不妨将其设想为一种告诚:不要让老百姓过得太艰苦。至于把“小康”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则是记载于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其中描绘了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图景:大同社会是一个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社会保障健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则显示出不同的社会面貌,从古代儒家的思想渊源看,描述的是随社会规模的扩大,由氏族社会向生产分工的文明社会的转化,是一个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天下为家”,也是一个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理想社会。

    儒家学派从历史循环论出发,幻想着返回原始田园牧歌式的大同生活。但到了近代,自进化论传入中国,“小康”就成了通往“大同”进化历程的中间环节。例如,根据戊戌变法的思想领袖康有为的说法,小康之世是社会从多灾多难的乱世发展到世界大同的太平世界的一个中间驿站——人类要从乱世进化到太平之世,中间必须经过一个小康之世的阶段。为了宣传其历史进化论思想,康有为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方式,声称自己在孔子著作《春秋》中发现了“微言大义”,在他看来,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每变一世,则愈进于仁”,即社会是由“据乱世”进到“升平世”(小康),再由“升平世”进到“太平世”(大同)的。

    (摘编自张翼《从“小康社会”到“中国梦”》,有改动)

    材料二:

    与中国共产党在此前历史阶段上的理论创新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在落实马克思主义“全局观”的问题上,无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目标是强调小康社会建设必须要注重“全面性”。首先,历史地看,“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最早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中国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就是要把中国社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但是,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社会发展空间换窄。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在现实上只能偏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集中力量改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局面,竭力实现中国社会在经济层面的单向度“小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今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具备了“全面”建成的可能。以此前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基础,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完整回归邓小平同志最初的战略构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成了我们要尽快完成的工作。其次,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有尽可能广泛的覆盖范围。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克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部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同时,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必须覆盖中国最为广泛的百姓群体,涵盖中国社会的各个发展领域。也就是说,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既要有经济发展,还要有社会进步。只有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收入、医疗、社保、教育、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社会发展难点问题得到不断改善,我们期望的全面小康社会才有建成的可能。

    因此,总体来看,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全面”,对这一“全面”概念的把握,体现着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表现出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局观”思想的完整把握。

    (摘编自徐晚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哲学意蕴》)

    材料三: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小康”这一古老而美好的概念,从此被创造性地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小康”,这一亿万人民日益耳熟能详的时代语词,以它特有的吸引力,激励与召唤着一个时代的进取精神,推动着中国大步迈向未来。正是怀着对这一美好愿景的真诚向往,党团结带领人民规划了奋斗目标,明确了发展战略,在拼搏苦干中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越走越宽广,小康梦想越来越清晰,现代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追求小康生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小康的宏伟蓝图壮美似锦。这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殿实、环境生态更加友好的全面小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8年间,特别是全面小康进入决胜阶段之后,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截至2019年底,全国95%以上的贫困人口可以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可以实现摘帽。这不仅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也是一份世界减贫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单。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大攻坚战齐头并进,全面小康渐行渐近。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被压抑的创造激情如江河奔涌的释放,这是新中国70年无惧风雨、高歌猛进、大踏步跟上时代的传奇,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比正确,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无比优越。

    (摘编自《求是》)

    u4e0bu5217u5bf9u6750u6599u76f8u5173u5185u5bb9u7684u7406u89e3u548cu5206u6790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6839u636eu6750u6599u4e00u548cu6750u6599u4e8cuff0cu4e0bu5217u8bf4u6cd5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8bf4u6cd5u4e2duff0cu4e0du53efu4ee5u4f5cu4e3au8bbau636eu6765u652fu6491u6750u6599u4e8cu89c2u70b9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6750u6599u4e8cu5728u8bbau8bc1u4e0au6709u54eau4e9bu7279u70b9uff1fu8bf7u7b80u8981u8bf4u660eu3002
    u4f60u5982u4f55u770bu5f85u4e2du56fdu5171u4ea7u515au5bf9u201cu5c0fu5eb7u201du601du60f3u7684u53d1u5c55uff1fu8bf7u7ed3u5408u6750u6599u4e00u548cu6750u6599u4e09u8c08u8c08u4f60u7684u770bu6cd5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6. 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_____________的可能性。

    ②国家_____________专项法律,着重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③中国无惧任何贸易胁迫,绝不怕打贸易战,有决心、有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_____________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A: 捏造  制定  捍卫
    B: 伪造  制定  捍卫
    C: 伪造  制订  保卫
    D: 捏造  制订  保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7. 下列句子中引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他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权威”自居,实践证明他们是反马列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政治骗子。

    A: 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B: 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C: 所有这些,都曾经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所谓“理论”,谁反对,就会被扣上反对马列主义、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大帽子。
    D: 可见,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不确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B: 某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C: 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什么社会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大事件。读了此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堂堂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