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给下面语段画线句添加关联词,不改变句子原意的一项是(  )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 , 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选自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A: (如果)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就)用黑手帕盖起来
    B: (只要)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就)用黑手帕盖起来
    C: (哪怕)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也)用黑手帕盖起来
    D: (因为)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所以)用黑手帕盖起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2《小二黑结婚(节选)》 一课双练
  • 2. 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文段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小芹①长大后,跟小二黑②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③知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④,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⑤的办法。⑥把小芹娘⑦怎样装神弄鬼的事从头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2《小二黑结婚(节选)》 一课双练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产“山药蛋”的山西,形成了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山药蛋派”。它透着泥土的芳香,似乎如山药蛋般憨实可爱又有营养又有嚼味儿。开始,命名者觉得这个创作群体的作品“土里土气,难登大雅之堂”。但恰恰是这种“土里土气”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为使老百姓都能及时掌握疫情防控情况,提高防范意识,各地使出不同招数,拉横幅,开广播,发微信。(    )。“山药蛋派”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接地气,他们一脉相承于鲁迅“为人生”“改良这人生”的观点,拿笔就是为“劝人”(赵树理语),劝人革命,写作有明确的目的。我在农村街头看到的标语有“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炖上丸子烫上酒,关门过年别乱走”等。我在微信上看到的标语有“不集会,莫串门,疫病传播不认人”“春节集会一时爽,隔天医院床上躺”“今年上门,明年上坟”……这些语言,就是赵树理语言,给人以强烈震撼,告诉大家,疫情很严重。这些标语不是花架子,就是要管用,要警示,就是要“劝人”别出门。抗疫标语,看似无情甚至绝情,却是有情的提示,不同角度的表达,有相同的暖意。这些标语,“话糙理不糙”,识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没有形容词,直抒胸臆。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写的好多东西,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可否从中得到启示?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在农村,多年听不到的大喇叭也响了。喇叭一响人心稳。这次疫情防控,威海农村的妇联大放光彩。我从微信上看到,她们霸气十足,“硬核”说得干脆利落,配上独特的胶东口音,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目的。

    u8bf7u5728u6587u4e2du62ecu53f7u5185u8865u5199u6070u5f53u7684u8bedu53e5u3002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8bf7u4feeu6539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2《小二黑结婚(节选)》 一课双练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小腿疼”闹社房

    赵树理

    “小腿疼”是五十来岁一个老太婆,家里有一个儿子一个儿媳,还有个小孙孙。本来她瞧着孙孙做做饭,媳妇是可以上地的,可是她不,她一定要让媳妇照着她当日伺候婆婆那个样子伺候她——给她打洗脸水、送尿盆、做饭、端饭……不过要是地里有点便宜活的话也不放过机会。例如夏天拾麦子,在麦子没有割完的时候她可去,一到割完了她就不去了。又如摘棉花,在棉桃盛开每天摘的能超过定额一倍的时候,她也能出动好几天,不用说刚能做到定额她不去,就是只超过定额三分她也不去。她的小腿上,在年轻时候生过疮,不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治好了。在生疮的时候,她的丈夫伺候她;在治好之后,为了容易使唤丈夫,她说她留下了个腿疼根。不过她这“疼”疼得有点特别:高兴时候不疼,不高兴了就疼;逛会、看戏、游门、串户时候不疼,一做活儿就疼;入社以后是活儿能大量超过定额时候不疼,超不过定额或者超过的少了就又要疼。乡里的医务站办得虽说还不错,可是对这种腿疼还是没有办法的。

    “吃不饱”一进门就说:“大婶呀!有人贴着黑贴子骂咱们哩!”“小腿疼”听说有人敢骂她好像还是第一次。她好像不相信地问:“谁写的?”“杨小四那个小死材!”“他这小死材都写了些什么?”“写的多着哩:说你装腿疼,留下儿媳妇给你送屎尿;说你偷麦子;说你没理占三分……”“吃不饱”又加油加醋添了些大字报上没有写上去的话,把个“小腿疼”说得腿也不疼了,挺挺挺挺就跑到社房里去找杨小四。

    这时候,主任王聚海、副主任杨小四、支书王镇海三个人都正端着碗开碰头会,“小腿疼”一跑进去就把个小会给他们搅乱了。“小腿疼”一进门一句话也没有说,就伸开两条胳膊去扑杨小四,杨小四从座上跳起来闪过一边,主任王聚海趁势把“小腿疼”拦住。杨小四料定是大字报引起来的事,就向“小腿疼”说:“你是不是想打架?政府有规定,不准打架。打架是犯法的。不怕罚款、不怕坐牢你就打吧!只要你敢打一下,我就把你请得到法院!”又向王聚海说:“不要拦她!放开叫她打吧!”“小腿疼”一听说要出罚款要坐牢,手就软下来,不过嘴还不软。她说:“我不是要打你!我是要问问你政府规定过叫你骂人没有?”“我什么时候骂过你?”“白纸黑字贴在墙上你还昧得了?”王聚海说:“这老嫂!人家提你的名来没有?”“小腿疼”马上顶回来说:“只要不提名就该骂是不是?要可以骂我可就天天骂哩!”杨小四说:“问题不在提名不提名,要说清楚的是骂你来没有!我写的有哪一句不实。就算我是骂你!你举出来!我写的是有个缺点,那就是不该没有提你们的名字。我本来提着的,主任建议叫我去了。你要嫌我写得不全,我给你把名字加上好了!”“你还嫌骂得不痛快呀?加吧!你又是副主任,你又会写,还有我这不识字的老百姓活的哩?”支书王镇海站起来说:“老嫂你是说理不说理?你认为哪里写得不对许你驳他!不能这样满脑一把抓来派人家的不是!谁不叫你活了?”“你们都是官官相卫,我跟你们说什么哩!我要骂!谁给我出大字报叫他死绝了根!叫狼吃得他不剩个血盘儿,叫……”支书认真地说:“你实在要不说理要这样发疯,这么大个社也不是没有办法治你!”回头向大家说:“来两个人把她送乡政府!”看的人们马上跳出五六个人来把她围上,其中有两个人拉住她两条胳膊就要走。这时候,主任王聚海却拦住说:“等一等!这么一点事哪里值得去麻烦乡政府一趟?”“小腿疼”见真要送她走,已经有点胆怯,后来经主任这么一拦就放了心。她定了定神,看到局势稳定了,就强鼓着气说了几句似乎是光荣退兵的话:“不要拦他们!让他们送吧!看乡政府能不能拔了我的舌头!”王聚海认为已经到了收场的时候,就拉长了调子向“小腿疼”说:“老嫂!你且回去吧!没有到不了底的事!我们现在要布置明天的生产工作,等过两天再给你们解释解释!”“什么解释解释?一定得说个过来过去!”“好好好!就说个过来过去!”杨小四说:“主任你的话是怎么说着的?人家闹到咱的会场来了,还要给人家赔情是不是?”“小腿疼”怕杨小四和支书王镇海再把王聚海说倒了弄得自己不得退场,就赶紧抢了个空子和王聚海说:“我可走了!事情是你承担着的!可不许平白白地拉倒啊!”说完了抽身就走,跑出门去才想起来没有装腿疼。

    1958年7月14日

    (有删改)

    u4e0bu5217u5bf9u5c0fu8bf4u76f8u5173u5185u5bb9u7684u7406u89e3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4e0bu5217u5bf9u5c0fu8bf4u76f8u5173u827au672fu7279u8272u7684u5206u6790u9274u8d4f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5c0fu8bf4u662fu5982u4f55u5851u9020u201cu5c0fu817fu75bcu201du8fd9u6837u4e00u4e2au6ed1u7a3du3001u53efu7b11u3001u53efu60b2u7684u4ebau7269u5f62u8c61u7684uff1f
    u8d75u6811u7406u5c0fu8bf4u7684u8bedu8a00u5177u6709u72ecu7279u7684u98ceu683cuff0cu4e2au4ebau60efu7528u7684u8bedu8a00u624bu6bb5u9c9cu660eu7a81u51fauff0cu6563u53d1u7740u201cu5c71u836fu86cbu6d3eu201du7684u7279u6709u7684u4e61u571fu98ceu60c5u3002u8bf7u7ed3u5408u6587u672cu6982u62ecu672cu6587u7684u8bedu8a00u7279u8272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2《小二黑结婚(节选)》 一课双练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愿坚善于通过故事来描绘革命者崇高的思想情操,写出他们对自己子女、亲属的深切感情,表现无产阶级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在塑造人物时,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都不作全面的历史的________,(       ),善于“捕捉性格发出耀眼光辉的那一刹那”。照我们的理解,这光辉的一刹那常常表现为革命者面临生离死别时所__________的精神火花,作者对此作了________的描绘,从而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谁能忘掉黄新在被捕前同小妞儿的亲切吻别和她在关键时刻所说的一句语带双关的话:“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不但是她对藏在阁楼上的联络员的隐含的暗示,也是对亲生孩子的最后一次嘱咐。母子间的深情,革命者对党的崇敬热爱,两种情感在这里________,吻合无间。

    u4f9du6b21u586bu5165u6587u4e2du6a2au7ebfu4e0au7684u8bcdu8beduff0cu5168u90f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  )
    u8bf7u5728u6587u4e2du62ecu53f7u5185u586bu4e0au6700u6070u5f53u7684u8bedu53e5u3002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8bf7u4feeu6539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3《党费》 一课双练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们要挖掘好红色资源,使之在体量上有所增加。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对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唯有充分发掘好红色资源,才能让党史、新中国史的“参天巨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事实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既有基于地域、建筑、档案资料等的实物资源,也有基于人物事迹、宣传口号、经典故事等的精神资源,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仔细挖掘。“时代楷模”张富清的感人事迹一经挖掘,便让尘封已久的“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的故事被人知晓,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这就是对红色资源挖掘的最好例证。因此,充分激发红色资源新活力,既要做好“挖潜”文章,深入挖掘现有资源中尚未被充分利用的部分,积极向外拓展相关红色资源挖掘工作,形成并扩大红色资源体系;②____________________,广泛挖掘尚未被发现的那些红色资源,注重将红色资源挖掘与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党史研究、方志编撰等工作结合起来,从挖掘先进人物、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入手,系统提取其中的红色资源关联内容,从而连点成线、织线成面,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刘政《充分激发红色资源新活力》)

    u5728u4e0au6587u6a2au7ebfu5904u8865u5199u6070u5f53u7684u8bedu53e5uff0cu4f7fu6574u6bb5u6587u5b57u8bedu610fu5b8cu6574u8fdeu8d2fuff0cu5185u5bb9u8d34u5207uff0cu903bu8f91u4e25u5bc6uff0cu6bcfu5904u4e0du8d85u8fc78u4e2au5b57u3002
    u63d0u53d6u4ee5u4e0au6750u6599u7684u8981u70b9uff0cu7ed9u201cu7ea2u8272u8d44u6e90u201du4e0bu5b9au4e49uff0cu4e0du8d85u8fc775u4e2au5b57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3《党费》 一课双练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家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

    妞儿不如大人禁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两个大眼骨碌碌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儿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只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别屈了孩子!”

    她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儿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儿困难。”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的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拉开门,一个妇女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现在,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儿走?快想法儿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因为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吆喝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上了阁楼,从楼板缝里往下看,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还有,上次托你缴的钱,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闯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儿?”

    她摇摇头:“不知道!”

    白鬼们在屋里到处翻了一阵,眼看着泄气了,忽然一个家伙发现了那一箩筐咸菜,一脚把箩筐踢翻,咸菜全撒了。白鬼用刺刀拨着咸菜,似乎看出了什么,问:“这咸菜是哪儿来的!”那家伙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就这么间房子,要翻还不翻到阁楼上来?这时,只听得她大声地说:“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也只有我明白,“听妈妈的话”,妈妈,就是党啊!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详细地研究了八角坳的情况以后,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节选自王愿坚《党费》)

    u4e0bu5217u5bf9u5c0fu8bf4u76f8u5173u5185u5bb9u7684u7406u89e3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4e0bu5217u5bf9u5c0fu8bf4u827au672fu7279u8272u7684u5206u6790u9274u8d4f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5c0fu8bf4u4e0du60dcu7b14u58a8u53d9u5199u4e0eu9ec4u65b0u7684u5b69u5b50u6709u5173u7684u60c5u8282uff0c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4f5cu8005u8fd9u6837u5199u7684u7528u610fu3002
    u201cu773cu775bu662fu5fc3u7075u7684u7a97u6237u201duff0cu5c0fu8bf4u7528u7ec6u8282u523bu753bu9ec4u65b0u7684u4ebau7269u5f62u8c61u65f6u4e09u6b21u5199u5230u773cu775bu7684u52a8u4f5cuff0c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5176u5fc3u7406u72b6u6001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3《党费》 一课双练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收 条

    李立泰

    在抗战艰苦的岁月里,奶奶为缴党费犯愁。缴啥啊?别说钱,连一点值钱的东西也找不到了。虽然半年党费仅六分钱!区委同志讲,缴党费没钱,实物也行,有的东西可直接上缴区里。

    奶奶入党是拼出来的。爷爷的抗日武装被围,爷爷被鬼子杀害。奶奶擦干眼泪,忘我地工作来排遣痛苦。她救治过多名伤员,特别是救活了重伤员桑谷华。奶奶把情报藏到纂儿里,背着草篮子,顺马颊河大堤树丛走,累得浑身大汗,把褂子都湿透了,及时把情报送到县大队。天黑前她还要背着一篮子草回家。奶奶小脚疼得进家就累瘫了。她积极组织妇救会员做军鞋,带头交军粮……区委批准奶奶为党员。

    晚上奶奶去村支书家开会。晚饭奶奶吃得潦草,刷完锅,洗脸梳头。镜子里的奶奶是漂亮人儿。奶奶身材适中,秀发高耸,大香蕉簪儿梳在脑后。中式裤子,大襟褂子,可身。奶奶眼不大,可亮,眼珠黢黑,放光。她的妯娌、姐妹们夸奶奶好看,好看到眼上了!

    奶奶走黑影拐俩胡同,到支书家。一进屋,奶奶感觉今晚开会不同往常,气氛严肃,且有区委的同志在场,还跟奶奶握手。一贯好抽烟的支书,这次没叼烟袋。

    村支书对奶奶说:“你的入党申请,批准了。”奶奶心里一阵激动,脸立马红了,说:“我合格吗?”“合格。但是,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继续努力,起先锋模范作用。”奶奶点头,记到心里。区组委说:“欢迎你,李王氏同志。”

    支书把党旗挂墙上,奶奶看着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宣誓。奶奶站在组委一侧,面对党旗,重复的句句誓词铿锵有力:“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按时缴纳党费,积极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献出一切,永不叛党!”小小棉油灯,如豆的灯火,照得几人影影绰绰。但鲜艳的党旗映红了脸,照亮了心。会场虽小,意义重大。党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起点就在那间小屋。

    奶奶说:“解放后参加那么多次市县的党代会、妇代会、积代会,都没我入党的会刻骨铭心。我是党的人!俺听党的话!不折不扣按党说的做!绝不讨价还价。”

    每月一分钱党费,一年一毛二。若放到今天一毛二还叫钱吗?地上丢一毛钱甚至一元钱,年轻人懒得下腰去捡。可当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一年未雨,旱得冒烟,赤地千里。人们成群结队地逃荒要饭,拆房卖屋,卖儿卖女。村庄荒芜,兔狐出没,饿殍遍野,荒凉凄惨。兵荒马乱,日伪顽杂抢粮,已没可抢之粮。看见烟囱冒烟,闯进家去就掀锅,菜窝窝抓起来就吃。

    县委指示,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共度灾荒。

    奶奶思忖,区队战士吃饭也成难题,吃了上顿愁下顿,甚至饿着肚子打鬼子,那怎么行啊?奶奶抬头看院里的大榆树。春天吃了它一串串榆钱儿,分期分批地撸榆钱儿,吃了将近月余。现在榆叶碧绿,奶奶还没舍得吃它。当时就想着榆叶派上用场。

    奶奶叫父亲爬树,捋榆树叶。父亲捋一篮子榆叶,放下来。叔叔抓榆叶就往嘴里塞,奶奶叫他别吃。叔叔“哇”地哭起来:“我饿,我饿。”奶奶眼里含泪,说:“小儿不哭,我蒸菜给你吃。”

    父亲多想吃把榆叶啊,鲜嫩的榆叶在手里过了一遍,也没敢尝尝。奶奶蒸了一锅榆叶窝窝,那点儿可怜的高粱面,几乎蒸不成个儿。给父亲、叔叔蒸了几个野菜杏叶团子,奶奶实在蒸不成窝窝了,就团揉团揉放到锅里。

    榆叶窝窝熟了,锅上冒出香甜的热气。叔叔瞪着大眼看锅,他们瘦得皮包骨头,三根筋挑着头。出锅了,绿绿的榆叶窝窝,香啊,热气扑脸。

    村支书批准奶奶把一锅榆叶窝窝作为党费上缴。奶奶提起榆叶窝窝走时,叔叔又哭了。奶奶想放下一个给父亲和叔叔吃,可是战士也在饿肚子,吃一个也凑不够整数了!她心一横,坚决地走出家门。

    一直到解放,奶奶还保存着当年李区长写的收条。在全市“纪念建党90周年图片巡回展”中的“难忘的岁月”展室,我看到了皱巴巴烂乎乎的(放大若干倍)奶奶的党费收条。

    收 条

    今收到豆腐梁村李王氏今年全年党费,一锅高粱榆叶窝窝。

    区长:李善亭

    一九四三年农历五月十七日

    (选自《小小说》,有删改)

    u4e0bu5217u5bf9u5c0fu8bf4u76f8u5173u5185u5bb9u548cu827au672fu7279u8272u7684u5206u6790u9274u8d4f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5c0fu8bf4u662fu5982u4f55u53d9u8ff0u5976u5976u5165u515au7684u60c5u8282u7684uff1fu8fd9u6837u7684u53d9u8ff0u65b9u5f0fu6709u4ec0u4e48u597du5904uff1f
    u6709u4ebau8bf4u674eu533au957fu5199u7684u6536u6761u5e94u8be5u653eu5728u5f00u5934u3002u4f60u8ba4u4e3au653eu5728u5f00u5934u597duff0cu8fd8u662fu7ed3u5c3eu597duff1fu8bf7u7ed3u5408u5c0fu8bf4u8c08u8c08u81eau5df1u7684u770bu6cd5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3《党费》 一课双练
  • 9. 《荷花淀》的语言具有相得益彰之美,读罢全文,我们会禁不住心驰神往地进入美丽的荷花淀。请用“芦苇”“微风”这两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意连贯,不少于40个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1《荷花淀》 一课双练
  • 10. 小说《荷花淀》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作者善于通过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妇女1)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妇女2)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妇女3)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妇女4)

    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四个妇女的个性特点。

    妇女1:  妇女2:

    妇女3:  妇女4: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学段四 8.1《荷花淀》 一课双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