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白皮书》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羲和”系统能够大大提升北斗导航的定位能力,特别是在室内外衔接过渡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北斗定位在户外可能很精准,但到了室内,因为墙体等遮挡物的存在,有时候北斗信号就无能为力了,而“羲和”正是把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仅使北斗的区域定位精度进一步提升,也大大拓展了北斗的服务范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同步练习
  • 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多情自古伤离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③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诗经·氓》)

    ,凡在故老,,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李密《陈情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3.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一是: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小说”本是“稗官”从民间搜集来,供施政参考的。志人志怪小说也是文人学习、参与民间创作的成果。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既粗糙又不准确,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这是具有规律性的情形。

          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虽然这时的小说已不再用让人惊奇的情节来吸引人了,目的是描绘人物;但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和行的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u540cu5916u56fdu5c0fu8bf4u76f8u6bd4uff0cu4e2du56fdu53e4u5178u5c0fu8bf4u7684u7a81u51fau7279u70b9u662fu4ec0u4e48uff1f

    u201cu5510u4ee3u6587u4ebau81eau611fu6587u610fu67afu7d22uff0cu8f6cu5411u6c11u95f4u5b66u4e60uff0cu4eceu800cu5f00u62d3u4e86u5c0fu8bf4u521bu4f5cu7684u65b0u5883u754cuff0cu4e30u5bccu4e86u6211u56fdu7684u4f20u7edfu6587u5316u201du4e00u53e5u4e2duff0cu201cu65b0u5883u754cu201du662fu4ec0u4e48uff1fu8bf7u7ed3u5408u6587u7ae0u7684u7b2cu4e00u90e8u5206u4f5cu7b54u3002

    u4eceu6587u5b66u4f5cu54c1u7684u6700u521du529fu7528u6765u770buff0cu5b83u7684u4e3bu8981u4f5cu7528u662fu4ec0u4e48uff1f

    u4f5cu8005u4e3eu300au4e09u56fdu6f14u4e49u300bu4e3au4f8buff0cu662fu4e3au4e86u8bc1u660eu4ec0u4e48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4.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应用会话要求能根据对象恰当地使用语言,能根据场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有礼节有分寸的话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人家的东西很好但太贵,不想买,而人家依然热情地给你推销,你可以委婉地对卖东西的说: 

    一陌生人说话绝对片面,观点言辞偏激,还征询你的看法,你应该这样对他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普遍智力是施诸一切对象都灵验的,像一把同时可以打开许多种锁的钥匙;特殊智力是施诸某一种特殊对象才灵验的,像一把只能打开一种锁的钥匙。比如说,一个人的普遍智力高,无论读书、处事或作战、经商,都比低能人要强;可是读书、处事、作战、经商各需要一种特殊智力。尽管一个人件件都行,如果他的特殊智力在经商,他在经商方面的成就必比做其他事业都强。对于某一项有特殊智力,我们通常说,那一项为“性之所近”。一个人如果要专门做文学家就非性近于文学不可。如果性不相近而勉强去做文学家,成功的固然并非绝对没有,究竟是用违其才;不成功的却居多数,那就是精力的浪费了。世间有许多人走错门路,性不近于文学而强作文学家,耽误了他们在别方面可以有为的才力,实在很可惜。“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这句话,对于这种人确是一个很好的当头棒。

          ①但是这句话终有语病。天生的资禀只是潜能,要潜能现为事实,不能不假人力造作。好比花果的种子,天生就有一种资禀可以发芽成树,开花结实;但是种子有很多不发芽成树,开花结实的,因为缺乏人工的培养。种子能发芽成树,开花结实,有一大半要靠人力,不管它天资如何优良。人的资禀能否实现于学问事功的成就,也是如此。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天才愈卓越,修养愈深厚,成就也就愈伟大。②比如说李白、杜甫对于诗不能说是无天才,可是读过他们的诗集的人都知道这两位大诗人所下的功夫。李白在人生哲学方面有道家的底子,在文学方面从《诗经》《楚辞》直到齐梁体诗,他没有不费苦心模拟过。杜诗无一字无来历世所共知。他自述经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方大诗人像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诸人,也没有一个不是修养出来的。莎士比亚是一般人公评为天才多于学问的,但是谁能测量他的学问的浅深?医生说,只有医生才能写出他的某一幕;律师说,只有学过法律的人才能了解他的某一剧的术语。你说他没有下功夫研究过医学、法学等等?我们都惊讶他的成熟作品的伟大,却忘记他的大半生精力都费在改编前人的剧本,在其中讨诀窍。这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完全是“天生的”而不经“造作”的诗人在历史上却无先例。  (节选自朱光潜《资禀与修养》)

    u6839u636eu6587u610fuff0cu56deu7b54u201cu8bd7u4ebau662fu5929u751fu7684u4e0du662fu9020u4f5cu7684u201du8fd9u53e5u8bddu7684u610fu601du3002

    u9605u8bfbu7b2cu4e00u6bb5uff0cu878du4f1au8d2fu901auff0cu6982u62ecu672cu6bb5u7684u610fu601du3002

    u4f5cu8005u8bf4u201cu4f46u662fu8fd9u53e5u8bddu7ec8u6709u8bedu75c5u201duff0cu5176u7406u7531u662fu4ec0u4e48?

    u7b2c2u6bb5u4e2du53e5u2461u5982u679cu6539u4e3au201cu8bfbu8fc7u674eu767du3001u675cu752bu7684u8bd7u96c6u7684u4ebau90fdu77e5u9053u8fd9u4e24u4f4du5927u8bd7u4ebau6240u4e0bu7684u529fu592bu201duff0cu5c31u4e0du80fdu51c6u786eu5730u8868u8fbeu4f5cu8005u7684u610fu601duff0cu4e3au4ec0u4e48?

    u4e0bu5217u5224u65aduff0cu4e0du7b26u5408u6587u610fu7684u4e09u9879u662f( )

    A.u666eu904du667au529bu5bf9u4e00u5207u5bf9u8c61u90fdu7075u9a8cuff0cu56e0u6b64u666eu904du667au529bu6bd4u7279u6b8au667au529bu66f4u91cdu8981u3002

    B.u5047u5982u67d0u4ebau5728u6587u5b66u65b9u9762u6709u7279u6b8au667au529buff0cu6211u4eecu5c31u8bf4u6587u5b66u662fu67d0u4ebau201cu6027u4e4bu6240u8fd1u201du3002

    C.u201cu6027u4e0du76f8u8fd1u201du800cu8981u4eceu4e8bu6587u5b66u521bu4f5cuff0cu4e5fu6709u53efu80fdu6210u529fuff0cu8fd9u662fu628au5929u751fu7684u8d44u7980u8fd9u79cdu6f5cu80fdu73b0u4e3au4e8bu5b9eu4e86u3002

    D.u4f5cu8005u4e3eu674eu767du3001u675cu752bu4e3au4f8buff0cu662fu8bf4u660eu201cu5929u624du6108u5353u8d8auff0cu4feeu517bu6108u6df1u539auff0cu6210u5c31u4e5fu5c31u6108u4f1fu5927u201du7684u9053u7406u3002

    E.u4e00u822cu4ebau53eau770bu5230u838eu58ebu6bd4u4e9au6210u719fu4f5cu54c1u7684u4f1fu5927uff0cu5374u4e0du77e5u9053u4ed6u53eau4e60u60efu4e8eu5728u522bu4ebau4f5cu54c1u4e2du8ba8u8bc0u7a8d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6.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用笔简洁,平淡中有无限的韵味。请以“人散后”为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幅漫画“闲适”的意境。(5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7.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融会贯通   枯索   妍媸必露   粗糙
    B: 应运而生   鉴戒   想像虚构   概括
    C: 好高鹜远   疏漏   稗官野史   纯粹
    D: 生动活泼   渊源   心惊胆战   意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8. 下列句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以致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保障
    B: 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
    C: 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的不同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
    D: 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进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境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9.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

    A: 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B: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
    C: “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就是说——爱它而要晓得它有缺点,恨它而要晓得它有长处。
    D: 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则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 10.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文人参与创作的作品。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显示了高度的现实主义的成就。原作者曹雪芹,高鹗续补。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又名《诗三百》,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诗经》虽是从民间搜集而来的,但毕竟是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而成的,因为还应属于文人诗。
    D: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全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小说的历史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