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生的悲剧尤其能给人带来惊心动魄的震撼。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义。他甚至还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①。”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但是其实含有至理。因为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所以,②,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 2.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尺(dú)     截(zhǎn)   适(yí)     酌(zhēn)
    B: 没(zú)     莽(lú)     和(tiáo)   倒(yán)
    C: 子里(gú)   寂(cén)    清(qìn)    付(zǐ)
    D: 意(yùn)    铢(zī)     累(jí)     蕴(j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 3. 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援例       蝉娟       凝练       词藻典故
    B: 含糊       透彻       揉合       推陈翻新
    C: 谨严       鲁莽       啰嗦       若隐若现
    D: 涵义       滥调       精髓       兴尽而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 4.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 , 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 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 , 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C: 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 , 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D: 在巴格达几乎未经多少有效抵抗就迅速落入美军之手后,美国人难免为军事上的优势自鸣得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述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B: 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C: 清冈卓行,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
    D: 《伊索寓言》,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其结构短小精悍,内容博大精深,既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动的艺术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 6. 下面是新浪网页上的一则新闻,请在阅读之后,发一个帖子,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

    一次,姚明休假结束离开上海,有记者采访时问他:“你什么时候回美国?”姚明回答说:“要作一个纠正,我不是‘回美国’,而是‘去美国’,现在我是‘回中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情与辞

    朱光潜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都必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行文的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浑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雕刻家的任务是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在沉静中加过一番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炼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稀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的形式和生命。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就大概说,文学作品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心里感觉到口里也就说出十分,那是“情尽乎辞”;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那是“情溢乎辞”;心里只感觉到七八分,口里却说出十分,那是“辞溢乎情”。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不在陈述而在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读者的想象就没有发挥的机会,虽然“观止于此”,究竟“不过尔尔”。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选择与安排之中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糟糠。

    (选自《谈美·谈文学》,有删改)

    u4e0bu5217u5173u4e8eu201cu60c5u4e0eu8f9eu201du7684u8868u8ff0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173u4e8eu6587u7ae0u5185u5bb9u7684u7406u89e3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6839u636eu539fu6587u5185u5bb9uff0cu4e0bu5217u8bf4u6cd5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8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 8.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       他自己知道。     他想到“推”而下“敲”字,      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     在哪一种境界      是他当时所要说的与全诗调和的。

    A: 只要    如果    或     所以     而      并且
    B: 只有    因为    和     因为     还      而且
    C: 只有    如果    或     所以     而      而且
    D: 只要    因为    和     因为     还      并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三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咬文嚼字》课堂测试题
  • 9. 《咬文嚼字》的作者是,他是我国著名的家、家,籍贯是人,他的主要作品有以及等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三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咬文嚼字》课堂测试题
  • 10. 根据课文《咬文嚼字》内容填空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三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咬文嚼字》课堂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