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2. 愿陛下矜悯愚诚,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豫让,战国晋人,生卒年不详;为晋智瑶(即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后,曾入赵襄子宫中刺杀襄子,被俘获。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吞炭使自己变哑,改变形象,谋刺赵襄子,又被捕,伏诛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三跃呼天击之,遂自杀。

                                                         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u89e3u91cau6587u4e2du52a0u7ebfu7684u8bcdu3002

    u2460u5fe0u544au5584u9053uff1a              u2461u5782u5149u767eu4e16uff1a

    u2462u4ee5u4f17u4ebau5f85u6211 uff1a          u2463u5eb6u51e0u590du609fuff1a

    u8bf7u4eceu6b63u53cdu4e24u4e2au65b9u9762u6982u8ff0u65b9u5b5du5b7au5bf9u8c6bu8ba9u4ee5u6b7bu62a5u667au4f2fu7684u884cu4e3au7684u8bc4u4ef7u3002

    u4e0bu5217u5bf9u539fu6587u6709u5173u5185u5bb9u7684u5206u6790u548cu6982u62ec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    )

    u800cu89c4u4e5fu7ae0u4e5fuff0cu529bu529du5176u4e3bu4eceu667au4f2fu4e4bu8bf7uff0cu4e0eu4e4bu5730u4ee5u9a84u5176u5fd7uff0cu800cu901fu5176u4ea1u4e5f u3002

    u667au4f2fu65e2u6b7buff0cu800cu4e43u4e0du80dcu8840u6c14u4e4bu60bbu60bbuff0cu7518u81eau9644u4e8eu523au5ba2u4e4bu6d41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4. 臣欲奉诏奔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5. 读《陈情表》,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而刘夙婴疾病:婴,婴儿。
    B: 蓐:草席。
    C: 沐浴清化:受到晋朝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D: 察臣孝廉:察,举荐。孝廉,汉代以后地方当局向朝廷推荐的人物,郡称孝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6. 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 “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D: “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7.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臣欲奉诏奔驰 , 则刘病日笃。
    C: 臣之辛苦 ,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 庶刘侥幸 , 保卒余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8. 古来有“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之说,但是文中李密用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解决了难题,这个绝妙的办法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9.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B: 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 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 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 10. 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表》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