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项中对“诚”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乃能衔哀致

    知其如此

    ③所谓天者难测

    ④而神者难明矣

    A: ①和②相同
    B: ③和④相同
    C: ②和③相同
    D: ①和④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 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 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 祭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E: 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 3. 对下列各句中“以”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未可为信也

    ②未始为忧也

    ③其竟此而殒其生乎

    ④汝殁六月二日

    ⑤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月日

    ⑥使者妄称应之耳

    A: ①和②相同
    B: ②和③相同
    C: ②和⑥相同
    D: ④和⑤相同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 4.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汝之子十岁         ②使取汝者

    者衰者而存全乎     ④吾女与汝女

    A: 两个“始”字的意思相同,两个“长”字的意思不同。
    B: 两个“始”字的意思相同,两个“长”字的意思也相同。
    C: 两个“始”字的意思不同,两个“长”字的意思相同。
    D: 两个“始”字的意思不同,两个“长”字的意思也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 5.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乃能衔哀诚               致:表达
    B: 吾汴州                   去:离开
    C: 久远者                   图:打算
    D: 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孰:仔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 6.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 皆不幸早世
    C: 以求斗斛之禄
    D: 敛不凭其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 7.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其”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

    ③如吾之衰者,能久存乎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嗣乎

    ⑤敛不凭棺,窆不临其穴

    ⑥自今已往,吾无意于人世矣

    ⑦教吾子与汝子,幸

    A: ①⑦/②/③⑤/⑥/④
    B: ①/②④/③⑤/⑥/⑦
    C: ①/②⑤/③/④/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 8. 根据下面的提示,默写名句。
    u627fu5148u4ebau540eu8005uff0cuff0cu5728u5b50u60dfu543eu3002u4e24u4e16u4e00u8eabuff0cu3002
    u97e9u6108u54c0u53f9u81eau5df1u672au8001u5148u8870u3001u4f53u5f31u591au75c5u7684u540du53e5u662fu201cu543eu5e74u672au56dbu5341uff0cuff0cuff0cu201du3002
    u97e9u6108u8bf4u81eau5df1u5f88u5febu5c31u4f1au968fu7740u8001u6210u800cu6b7bu53bbu7684u540du53e5u662fu201cu6b7bu800cu6709u77e5uff0cuff1fu5176u65e0u77e5uff0cu60b2u4e0du51e0u65f6uff0cu201du3002
    u4e00u5728u5929u4e4bu6dafuff0cuff0cu751fu800cu5f71u4e0du4e0eu543eu5f62u76f8u4f9duff0c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有些欠妥。可那人已经走远了,他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做了修改。“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仔细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连词“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那位请欧阳修写文章的人为什么对欧阳修最后增加两个连词“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1课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五代史·一行传》序

    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乱世,而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不可见者。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 , 曰郑遨、张荐明。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著而无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

        作《一行传》。

    【注】①俛:同“俯”。

    u5bf9u4e0bu5217u53e5u5b50u4e2du753bu7ebfu8bcdu8bedu7684u89e3u91ca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404u7ec4u53e5u5b50u4e2duff0cu753bu7ebfu8bcdu7684u610fu4e49u548cu7528u6cd5u76f8u540c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bf9u539fu6587u7684u8d4fu6790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7528u201c/u201du7ed9u6587u4e2du5212u7ebfu7684u90e8u5206u65adu53e5u3002

    u81eau53e4u6750u8d24u6709u97ebu4e8eu4e2du800cu4e0du89c1u4e8eu5916u6216u7a77u5c45u964bu5df7u59d4u8eabu8349u83bdu867du989cu5b50u4e4bu884cu4e0du9047u4ef2u5c3cu800cu540du4e0du5f70u51b5u4e16u53d8u591au6545u800cu541bu5b50u9053u6d88u4e4bu65f6u4e4e

    u628a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7ffbu8bd1u6210u73b0u4ee3u6c49u8bedu3002

    u2460u867du4e0du8db3u4ee5u4e3au4e2du9053uff0cu7136u4e0eu5176u98dfu4ebau4e4bu7984uff0cu4fdbu9996u800cu5305u7f9euff0cu5b70u82e5u65e0u6127u4e8eu5fc3uff0cu653eu8eabu800cu81eau5f97uff1f

    u2461u52bfu5229u4e0du5c48u5176u5fc3uff0cu53bbu5c31u4e0du8fddu5176u4e49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1课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