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很多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黛玉与宝钗:黛玉是在作诗,宝钗是在做人;黛玉要的是恋爱,(1) ;黛玉的生命是为了开花,宝钗的生命是为了结果;(2),宝钗是社会精英;宝钗可以占据我们的眼,黛玉却能占据我们的心。两个人的区别还在于,(3),宝钗是现实的功利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长江万里图

    【明】杨基

    我家岷山①更西住。正是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   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  人今漂泊尚他乡。

    烟波草色时牵恨,  风雨猿声欲断肠。

    【注】①杨基原籍蜀中,因仕江左而定居吴中。当时官场黑暗,仕途波折,诗人经历颇为坎坷,于是写此题画诗。②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

    u8fd9u9996u8bd7u8868u8fbeu4e86u8bd7u4ebau600eu6837u7684u601du60f3u611fu60c5uff0c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8fd9u9996u8bd7u8fd0u7528u4e86u600eu6837u7684u6292u60c5u624bu6cd5?u8bf7u7ed3u5408u5177u4f53u8bd7u53e5u52a0u4ee5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3. 下列句子中的“治”与“文景之治”的“治”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②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狱中杂记》) ③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治平篇》)④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⑤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⑥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4.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
    B: 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
    C: 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三国演义》)
    D: 清代散文家方苞因受戴名世的牵连而被捕入狱,他亲身体验、观察和了解到清王朝刑部监狱的种种黑暗现实。他以严肃质朴的文字写下了《狱中杂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由此想到了一切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人们,在火刑柱上微笑的布鲁诺、横刀对天的谭嗣同、惨死狱中的少年邹容……他们也是夸父、普罗米修斯。  
    B: 我不知道应不应该来这儿?也不知道好多事能不能说清楚?可是我想平安度过高考前的这段日子,我不想再次失利。
    C: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 重建后的花溪村,改善了原有的农户居住条件,整治了村庄的环境,同时,他们的塑料大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也成为了农业产业基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6.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将焉取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7.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8. 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填入两个恰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力量;。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9. 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请根据文意和画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展现20世纪江湖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几千条污染了的河流和几百个污染了的湖泊,是20世纪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有了这笔“遗产”,我们就不必再到那河里捕鱼,从而也就少了制造渔船和渔网的麻烦;

    ①  有了这笔“遗产”:

    ②  有了这笔“遗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扇子

    黎戈

    《东周列国志》里,看到过这样的插图:两个梳双髻的宫女,手执长柄大扇,立在对坐畅谈国事的公侯身后,这样的扇子多半是由奴仆执掌,象征性大于使用目的,它是表白强权的道具。准确地说,它是礼仪扇。

    汉代的扇子,则是用竹篾编成,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大号菜刀,扇柄附于一侧而不是居中,且开始落入寻常百姓家。在古画中,常见一奴仆蹲踞扇火,大力使着一把扇子,扇子地位大跌。汉末有一些原理简单的机械扇,诸葛亮同学发明过诸葛扇,悬挂屋内,手拉使之转动生风。穿过千年时光隧道,在关于老上海的电影里,仍然可以看见理发店里有这种手拉的风扇。小伙计拉着一根绳,扇子左右缓移,时间也被拉长了,太太小姐们一边做头发:一边瘸一搭没一搭地扛呱家常。春日迟迟,欲睡昏昏。反正闲妇们有的是时间要打发,降那一.最点心火,微风徐来的排扇也够了。

    魏晋南北朝的扇子是羽扇,不用说是仿生原理的朴素运用,羽扇有十羽和八羽之分,后来进化成比翼扇,即以竹木为骨架上糊以绢绸,只在末端象征性地饰以羽毛。羽扇是男人的物什,恪显名士做派的道具,羽扇名人有“羽扇纶巾”的公瑾侯及其政敌诸葛先生。真不能想象,诸葛先生要是丢了他的三件套—一羽扇、纶巾、四轮车,会不会风采全无呢?

    隋唐时流行纨扇,又称团扇,早唐时盛行腰圆纨扇,中晚唐为满月式样,纨扇近于现代的绢扇,以竹木为骨,承风面大,手感轻盈,它的使用者转向深闺。“轻罗小扇扑流萤”,隋唐女子都是腴美人,如果是骨重身宽的羽扇,用来扑蝶扑流萤,动作的幅度太大,就失了娇羞劲儿。

    宋元后期开始使用的折扇,轻便,价廉,易携带,袖藏即可。市民图耐用,多用油纸扇,文艺青年大多使用素纸扇,图它可以挥毫泼翰,题诗作画。

    扇子还是艺术作品中高频出现的道具。

    言情小说中,扇子可煽情,比如李香君血溅桃花扇;可定情,比如西施赠扇给范蠡;可抒情,<桃花扇》就是靠一把扇子来抒情,并且贯穿情节起落的;可绝情,《珍珠令》里,女主角赠男主角折扇一把,即可以示绝交,扇同“散”,和伞一样,是很不祥的赠物。

    武侠小说里,儒化的博雅侠客,手持一把小扇,以显其书生性情。江南七怪里那个执扇的妙手书生,还在扇子里面藏暗器、毒针什么的。有的扇子本身就是兵器,比如玉扇真人那把。

    西方艺术作品里也常看见扇子的身影。电影里的名媛贵妇手捏一把小折扇,一手牵裙角,莲步轻移,旖旎而行。歌剧中的淑女用一种很有趣的面具扇,上面开了两只眼睛一样的小洞,把自己的面孔藏起来,以示畏怯。

    选自《私语书》,有删改)

    u6587u7ae0u8fd0u7528u4e86u5206u7c7bu522bu7684u8bf4u660eu65b9u6cd5u4ecbu7ecdu6247u5b50uff0c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u8bf7u4eceu6587u7ae0u6700u540eu56dbu4e2au81eau7136u6bb5u4e2du4e3eu4e00u4f8bu5206u6790u3002

    u8fd9u7bc7u6587u7ae0u5728u8bedu8a00u4e0au6709u4ec0u4e48u7279u70b9uff1fu8bf7u4efbu9009u6587u4e2du4e00u5904u753bu7ebfu53e5u4f5cu5177u4f53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文与可现筼筜谷偃竹记》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