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能够选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3课《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同步练习
  • 2. 1954年,周恩来总理去参加日内瓦会议。他带去了国内新拍摄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准备在会议间隙放映。当时负责新闻联络的熊向晖请英文翻译写了16页纸的说明书介绍剧情,并把片名译为《梁与祝的悲剧》,以期对外国人看懂这部影片有所帮助。说明书送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说:“只写一句: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影片——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放映时,满场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第二天,各大报纸报道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放映情况。一位记者在文章中说:“太美了,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感人!”还有一位记者说:“简直忘了是在看电影,好像我也到了梁祝身边。”

    你认为周总理的说明和英文翻译写的16页纸的说明比较起来,好在哪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3课《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同步练习
  • 3. 请以下列成语为上联或下联,要求也用成语写出下联或上联。

    ①守株待兔,。②,藕断丝连。③雪中送炭,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2课《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
  • 4. 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理由:

    [2],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2课《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完成有关题目。

        又是一年春柳绿。

        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A)退回到从前是不可能了。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B)________;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u6839u636eu4e0au4e0bu6587u610fuff0cu8bf7u5c06(A)u5904u753bu7ebfu7684u53e5u5b50u7f6eu6362u6210u4e00u79cdu5f62u8c61u7684u8868u8fbeuff0cu8981u6c42u4e0eu6574u4f53u7684u6587u98ceu4fddu6301u4e00u81f4u3002

    u8bd5u4ee5u201cu66f4u591au201du4f5cu4e3au77edu8bedu7684u5f00u5934uff0cu5728(B)u5904u8865u4e00u7ec4u6392u6bd4u5f0fu7684u77edu8bed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2课《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
  • 6. 根据所给的材料,在最末句上补写出一句合理的话。要求:语言简洁,切合语境。

    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前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周总理批评他正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攻击,他说:“你批评得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2课《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
  • 7. 与示例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A: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B: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C: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D: 那一颗心就宛如一片翻腾的大海;那一双眼就仿佛两道溃决的河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2课《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
  • 8. 对下列古诗句中的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是双关词:既指晴雨的“晴”,也暗指恋情的“情”。
    B: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孤”是比喻写法,“楚山”似乎也有诗人孤寂的心情。
    C: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叶蛾眉。”(天涯《秋思赠送》)“新月”“蛾眉”:作者浮想联翩,仿佛那弯弯的新月就是娇妻的蛾眉。
    D: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貂锦”“胡尘”运用借代手法,这里分别指唐军将士和边塞战争的激烈场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2课《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
  • 9.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冈变成了暗紫,好像是云海之中的礁石。——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从色彩和形象两个方面写出晚霞之下山冈的景色。
    B: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画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下留下了脚印。——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情趣。
    C: 他肚子里有墨水儿,脑瓜又灵,看个文件什么的,只要拿眼把题目一扫,里面的内容便能猜个大概。——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形象而生动地点明了“他”有知识有文化。
    D: 他的目光像两把刺刀,把老栓刺得缩小了一半。——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康大叔的凶恶和华老栓的怯懦。这里的夸张均属夸大型夸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2课《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
  • 10. 下面是宋人林逋的诗《宿洞霄宫》,其中脱落了一句,从下面诗句中选择一句最恰当的填上,此句应是 (  )

    宿 洞 霄 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________。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A: 淡花应力春
    B: 潭树暖春云
    C: 青林点白云
    D: 烹茶鹤避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2课《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