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设计了从某厂阳极泥(成分为Cu、Ag2Se、Au、Pt)中回收贵重金属的工艺,其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焙烧”时,生成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酸溶”时Pt、Au分别转化为 ,写出A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可从“有机层”回收的金属是。实验室“萃取分液”的玻璃仪器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5月月考试卷
  • 2. 下图是常用的化学仪器,其中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长兴县华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5月月考试卷
  • 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

    制备

    B

    将密闭烧瓶中的 降温

    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

    将溴水滴入 溶液中,加入乙醇并振荡

    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

    D

    实验结束,将剩余 固体放回原试剂瓶

    节约试剂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广东卷)
  • 4. 胆矾(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小组用工业废铜焙烧得到的 (杂质为氧化铁及泥沙)为原料与稀硫酸反应制备胆矾,并测定其结晶水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胆矾时,用到的实验仪器除量筒、酒精灯、玻璃棒、漏斗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填标号)。

    A.烧杯     B.容量瓶      C.蒸发皿         D.移液管

    加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加热,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直接用废铜和浓硫酸反应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 ,冷却后用 为3.5~4,再煮沸 ,冷却后过滤。滤液经如下实验操作:加热蒸发、冷却结晶、、乙醇洗涤、,得到胆矾。其中,控制溶液 为3.5~4的目的是,煮沸 的作用是
    结晶水测定:称量干燥坩埚的质量为 ,加入胆矾后总质量为 ,将坩埚加热至胆矾全部变为白色,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总质量恒定为 。根据实验数据,胆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为(写表达式)。
    下列操作中,会导致结晶水数目测定值偏高的是(填标号)。

    ①胆矾未充分干燥    ②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③加热时有少胆矾迸溅出来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全国甲卷)
  • 5.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

    气体

    方法

    A

    氨气

    加热氯化铵固体

    B

    二氧化氮

    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

    C

    硫化氢

    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

    D

    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全国甲卷)
  • 6. 已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B: 环己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
    D: 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湖南卷)
  • 7. 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碳酸氢铵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碳酸钠,并测定产品中少量碳酸氢钠的含量,过程如下:

    步骤I. 的制备

    步骤Ⅱ.产品中 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2.50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②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加入2滴指示剂M,用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至近无色(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

    ③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

    ④平行测定三次, 平均值为22.45, 平均值为23.51。

    已知:(i)当温度超过35℃时, 开始分解。

    (ii)相关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11.9

    15.8

    21.0

    27.0

    6.9

    8.2

    9.6

    11.1

    12.7

    14.5

    16.4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I中晶体A的化学式为,晶体A能够析出的原因是
    步骤I中“300℃加热”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填标号);
    指示剂N为,描述第二滴定终点前后颜色变化
    产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一滴定终点时,某同学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 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湖南卷)
  • 8. 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天然独居石中,铈(Ce)主要以 形式存在,还含有 等物质。以独居石为原料制备 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铈的某种核素含有58个质子和80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
    为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两条);
    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
    “沉铈”过程中,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为,常温下加入的 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已知: );
    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 ,在高温条件下, 、葡萄糖( )和 可制备电极材料 ,同时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湖南卷)
  • 9. 1-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馏、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I中回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
    B: 装置Ⅱ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
    C: 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放出
    D: 经装置Ⅲ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Ⅱ再次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湖南卷)
  • 10. 绿色化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熔盐液相氧化法制备高价铬盐的新工艺,该工艺不消耗除铬铁矿、氢氧化钠和空气以外的其他原料,不产生废弃物,实现了Cr—Fe—Al—Mg的深度利用和Na+内循环。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工序①的名称为 。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工序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物质V可代替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的NaOH,此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代替NaOH的化学试剂还有(填化学式)。
    热解工序产生的混合气体最适宜返回工序(填“①”或“②”或“③”或“④”)参与内循环。
    工序④溶液中的铝元素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的pH为。(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为沉淀完全;Al(OH)3+OH- Al(OH) K=100.63Kw=10-14Ksp[Al(OH)3]=10-33)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河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