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已知:通过合理控制浓缩后溶液的体积可得到外观不同的产品:当浓缩后溶液的体积较多时,易得到灰蓝色针状晶体K2[Cu(C2O4)2]·2H2O(简称SI),反之得到深蓝色片状晶体K2[Cu(C2O4)2]·H2O(简称SII)。
a.取出移液管,用滤纸拭干移液管下端及外壁
b.当液面上升到标线以上1~2cm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
c.将移液管出口尖端与接受器壁接触
d.容器稍稍倾斜,移液管直立,使溶液顺壁流下
e.稍稍松开右手食指,使凹液面与标线相切
f.移液管稍稍倾斜,容器直立,使溶液顺壁流下
已知: 是一种极弱的酸,可溶于水、乙醇;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相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
请回答:
a.减压蒸发溶剂;
b.加压蒸发溶剂;
c.用布氏漏斗抽滤;
d.用普通漏斗过滤;
e.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
f.蒸发至溶液中出现大量晶体,停止加热;
g.冷水洗涤;
h.乙醇洗涤;
i.冷却至室温。
已知:i. 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ii. 与甘露醇等多羟基化合物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增大其电离度。
2 + +H++3H2O
① 不能直接用NaOH溶液滴定的原因是。
② 的纯度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已知:
溶液呈绿色, 溶液呈紫红色。
相关物质溶解度数据如下:
相关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g/100g水)
和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6.34
备注:氯化铵,100℃开始分解
111
33.7
34.0
11.1
217
a.80℃蒸发溶剂; b.100℃蒸发溶剂; c.抽滤; d.冷却至室温;
e.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 f.蒸发至溶液中出现较多晶体,停止加热。
①通入 量不宜过少或过多 , 理由是。
②当溶液紫红色逐渐加深后,取滤纸片,,观察颜色变化,控制 的流量。(在横线上补全操作)
③为提高产品的纯度,结合表中数据 , 可替代 的酸为(选填“盐酸”“硫酸”、“醋酸”)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