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已知:①偏钒酸铵 微溶于水;煅烧所得 中含少量 , 。
② ; 、草酸 等还原剂均可以将 的酸性溶液还原,形成蓝色的 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 不溶于 和 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D中三颈烧瓶内盛放 、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 ,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在高于170℃时易分解, 在高于25℃时即分解。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 , 此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保持三颈烧瓶内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②打开K2 , 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继续保持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
①设计实验探究ⅱ中银镜产生的原因。
②小组同学观察到ⅲ中实验现象后,用力振荡试管,又观察到红色褪去和沉淀增多,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
已知:①该工艺中萃取与反萃取原理为: ;
② 易与 Ag+形成配离子: ,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已知:浸取工序中ZnO,CuO分别转化为 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工业级 溶液
除杂。①向硫酸镁溶液中加入 ,加热、保持溶液温度在 ,将 转化为 沉淀,反应后滤液的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调节滤液的 ,使溶液呈弱碱性,向其中加入 ,将 转化为 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 ( 、 、 )转变为氢氧化物沉淀的 如图。除杂时未采取将 直接转化为 的原因是。
途径Ⅱ 以磷肥副产物 溶解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溶液,浓缩得 , 条件下煅烧得 。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