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甲装置制取氯气
    B: 用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C: 用丙装置分离苯和水
    D: 用丁装置分离乙酸与乙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 2.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离及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B: 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 实验时酸或碱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不能用手搓揉眼睛
    D: 将移液管中液体放出时,移液管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以免污染试剂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 3.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部分已略去)正确的是(    )
    A: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H2OH
    B: 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C: 做SO2与NaOH溶液的喷泉实验
    D: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 4. 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还含有少量的 等杂质。用软锰矿生产 晶体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潍坊市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 5. 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用于加氢反应。以某地石煤矿(主要成分: 及少量 )为原料制备高纯 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偏钒酸铵 微溶于水;煅烧所得 中含少量

    、草酸 等还原剂均可以将 的酸性溶液还原,形成蓝色的 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石煤矿预先粉碎的目的是
    “焙烧”时V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焙烧”时若H2O(g)不足,会产生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焙烧”后的球团在串联的浸取塔内作逆流浸取,温度对浸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生产中采用125℃条件下“水浸”的优点是

    该工艺生产中可回收再用于该生产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生产中准确测定煅烧所得V2O5的纯度可为后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准确称取锻烧所得5.0g V2O5 , 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加入稀硫酸使溶液呈酸性,用1mol•L-1的草酸标准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草酸标准液25.00mL,则煅烧所得V2O5的纯度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潍坊市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 6. 硫氰酸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常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等。某化学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硫氰酸钾,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已知:① 不溶于 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D中三颈烧瓶内盛放 、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 ,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在高于170℃时易分解, 在高于25℃时即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a是,装置D中盛装KOH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制备KSCN溶液:将D中反应混合液加热至105℃,打开K1通入氨气。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 , 此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保持三颈烧瓶内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②打开K2 , 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继续保持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

    装置E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制备硫氰酸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经(填操作名称)、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酸钾晶体。
    取少量所得KSCN晶体配成溶液,将装置E中混合液过滤得溶液x,进行如下实验:

    ①设计实验探究ⅱ中银镜产生的原因

    ②小组同学观察到ⅲ中实验现象后,用力振荡试管,又观察到红色褪去和沉淀增多,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潍坊市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 7. 一种从阳极泥(主要成分为 Cu、Ag、Pt、Au、Ag2Se和Cu2S等)中回收 Se和贵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该工艺中萃取与反萃取原理为:

    易与 Ag+形成配离子: ,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焙烧”产生的SO2与 SeO2的混合烟气可用水吸收制得单质 S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反萃取剂”最好选用(填化学式)溶液。
    “溶浸”中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已知 ]
    “滤液IV”中含有 Na2SO3 , 则“还原”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滤液 IV”可返回“溶浸”工序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的浸出率会降低,原因是(试用平衡原理解释)。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 8. 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以钢铁厂烟灰(主要成分为 ZnO,并含少量的 CuO、MnO2、Fe2O3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取工序中ZnO,CuO分别转化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浸取和蒸氨沉锌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 蒸出物用氨水吸收后可返回浸取工序循环使用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 9. 研究含铅废水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向含 Pb2+的废水中逐滴滴加 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继续滴加 NaOH 溶液又变澄清。溶液中 Pb2+及其与 OH-形成的微粒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b2+的浓度分数先减小后增大
    B: 除去溶液中的 Pb2+ , 应将溶液的pH调至约为10
    C: pH=7时,溶液中的阳离子仅有Pb2+和Pb(OH)+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 10. 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多晶材料、光学玻璃。现有如下两种途径可以制得。
    途径Ⅰ  以工业级 溶液(含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 ,过程如下:

    工业级 溶液  

    除杂。①向硫酸镁溶液中加入 ,加热、保持溶液温度在 ,将 转化为 沉淀,反应后滤液的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调节滤液的 ,使溶液呈弱碱性,向其中加入 ,将 转化为 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转变为氢氧化物沉淀的 如图。除杂时未采取将 直接转化为 的原因是

    沉镁。向“除杂”后滤液中加入 ,同时产生气体,写出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
    酸溶。将所得 置于(填“玻璃”、“聚丙烯”或“石英”)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搅拌溶解。

    途径Ⅱ  以磷肥副产物 溶解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溶液,浓缩得 条件下煅烧得

    溶解时, 质量分数控制在 的原因:( 时, 的溶解度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