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离子方程式对化学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3Cu2++2Fe=2Fe3++3Cu
    B: NaOH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
    C: 少量SO2通入到漂白粉的溶液:SO2+Ca2++2ClO-+H2O=CaSO3↓+2HClO
    D: NO2与水反应制硝酸:NO2+H2O=H-+NO3-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试卷
  • 2. 硼铁混合精矿含有硼镁石[MgBO2(OH)]、磁铁矿(Fe3O4) 、磁黄铁矿(Fe2S)、晶质铀矿(UO2)等,以该矿为原料制备MgSO4•H2O和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UO22+在pH为4~5的溶液中生成UO2(OH)2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两个措施),该步骤中NaClO3可将UO2转化为UO22+ ,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除铁净化”需要加入  (填化学式)把溶液pH调节至4~5,滤渣的成分是
    “蒸发浓缩”时,加入固体MgCl2的作用是
    铁精矿(Fe3O4、Fe2S)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可用于制备氢氧化铁固体。已知T℃Ksp[Fe(OH)3]=4.0×10-39、Ksp[Fe(OH)2]=8.0×10-16 、Kw=10-a ,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假设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Fe3+(aq)+3H2O(l)= Fe(OH)3 (s)+3H+(aq),则该条件下Fe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含a的字母表示)。

    ②在T℃向饱和的Fe(OH)3、Fe(OH)2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的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请结合相关数据推理说明: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玉林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试卷
  • 3.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盐酸分别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NaOH溶液和氨水。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②代表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曲线
    B: 滴定氨水的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 b点溶液中:c(H)<c(OH)+c(NH4)+c(NH3·H2O)
    D: a、b、c、d四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玉林、柳州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试卷
  • 4. 一种类似钻石的装饰品——锆石(ZrSiO4),其做为装饰品,价格低廉,外观璀璨。天然锆石中常含有Fe、Al、Cu的氧化物杂质,称为锆英石。工业上一种以锆英石为原料制备ZrO2的工艺流程如下:

    Ⅰ. Zr在化合物中通常显 价,氯化过程中除C、O元素外,其它元素均转化为其高价氯化物;

    Ⅱ.SiCl4极易水解生成硅酸;ZrCl4易溶于水,400℃升华

    Ⅲ.Fe(SCN)3难溶于MIBK,Zr (SCN) 4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MIBK中的溶解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①“氯化”过程中,锆石(ZrSi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ZrCl4产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氯化”过程选择的最佳条件为;“氯化”环节产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

    “滤液1”中含有的阴离子,除OH-外还有
    ①常用的铜抑制剂为NaCN (氰化钠),NaCN可与重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溶度积较小的沉淀(如Cu(CN)2Ksp=4×10-10),已知盐酸溶解后的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mol/L,若需要溶液中Cu2+浓度等于1.0×10-6 mol/L,则预处理1L该溶液需要1mol/LNaCN溶液的体积为(假设溶液混合后体积可以相加,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由于氰化钠有剧毒,因此需要对“废液”中的氰化钠进行处理,通常选用漂白粉或漂白液在碱性条件下将其氧化,其中一种产物为空气的主要成分,则在碱性条件下漂白液与氰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玉林、柳州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试卷
  • 5.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MnO4
    B: 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NH4、SiO32
    C: 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 稀硫酸与 Ba(OH)2 溶液的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
  • 6. 常温下向 100 mL 蒸馏水中滴入10 mL 5 mol·L1HA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溶液中 c (H)和温度随着加入 HA 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HA 是强酸
    B: a ~ b 段,HA 电离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C: c ~ d 段, c (H)增大,HA 电离程度增大
    D: c 点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则 c (Na)= c (A)+ c (HA)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四模试卷
  • 7. 常温下,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8. 实验室药品必须按规定存放,下列对错误存放后出现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1 mol •Lˉ1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CH3COO- 数目增多,c(OH-)增大
    B: 室温下,NaHSO3 溶液的 pH<7,说明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C: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由该理论可知:NaHCO3、H2O、Al(OH)3 均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D: 25℃时 0.1mol•L-1 的H2S 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溶液,当溶液中存在: c(Na+)=c(S2-)+c(HS-)+c(H2S)时,溶液的主要溶质为Na2S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 10. 水溶液 X 中只可能溶有 Na、Mg2、Al3、AlO2-、SiO32- 、SO32- 、CO32- 、NO3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 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 Na、AlO2- 和SiO32- 一定存在于溶液X 中
    D: CO32- 和NO3-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 中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