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常温下,某化学小组探究硝酸银溶液的性质。

    装置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I

    向试管中滴加2%氨水并不断振荡

    产生棕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

    实验II

    1.向试管中加入0.1mol·L-lNaOH溶液1mL

    2.继续滴加3%H2O2至过量

    1.产生棕褐色沉淀

    2.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有黑色沉淀生成

    实验III

    1.向试管中滴加1mL0.1mol•L-1KI溶液

    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甲中,加入淀粉溶液

    1.产生黄色沉淀

    2.溶液无明显变化

    已知:AgOH是一种白色固体,常温下极不稳定,易分解为棕褐色难溶于水的氧化银固体

    常温下,0.1mo1•L-1AgNO3溶液pH约为4,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实验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II中,经检验,黑色沉淀的成分为Ag。有Ag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经测定,实验产生的气体体积远远大于该反应的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有同学猜想,I-有还原性,Ag+有氧化性,AgNO3溶液与KI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他设计了如图原电池,做实验IV证明了猜想成立。其中,在A烧杯中,石墨电极表面变亮,经检测这种光亮的物质为银单质。乙溶液是,检验B烧杯中产物的操作及现象是,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对比实验III和实验IV,实验III无I2生成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两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2. 铝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易脱落。以硫酸为电解液,分别以石墨和铝材作阴、阳极材料,经过电解处理形成氧化铝膜,抗蚀能力强。其制备的简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用来解释流程中反应的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碱洗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2OH-+Al2O3=2AlO2-+H2O
    B: 碱洗时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2Al+2OH-+2H2O=2AlO2-+3H2
    C: 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4Al-12e-+3O2=2Al2O3
    D: 用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NH3·H2O+H=NH4++H2O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 3. 用来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4e-+2H2O=4OH-
    B: 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备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过量CO2制备硅酸凝胶: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D: 溶质物质的量比为1:1的明矾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2SO42-+2Ba2++Al3++4OH-=AlO2-+2BaSO4↓+2H2O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 4.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B:
    C: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 = Ca2++CO2↑+H2O
    D: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 +CO2+H2O→ +NaHCO3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 5. 某研究小组在电压为24V时进行如下实验,电解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

    编号

    装置

    现象

    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无明显变化

    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Ca(OH)2是弱电解质
    B: 对比①和②,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无关
    C: 对比①和③,白色浑浊是由于OH-迁移到阳极使Ca(OH)2沉淀析出
    D: 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3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6.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
    A:
    B: NaCl的形成过程:
    C: HCl在水中电离:HCl=H++Cl-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7月选考)
  • 8. 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2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7月选考)
  • 9. 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2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7月选考)
  • 10.        
    Ⅰ.化合物Ⅹ由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加热X,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Y,Y为纯净物;取 ,用含 的盐酸完全溶解得溶液A,将溶液A分成 两等份,完成如下实验(白色沉淀C可溶于 溶液):

    请回答:

    组成X的四种元素是N、H和(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

    溶液B通入过量 得到白色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是
    写出一个化合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要求同时满足:

    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必须是X中除N、H外的两种元素;

    ②反应原理与“ ”相同。

    Ⅱ.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实验,如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锥形瓶内有白雾,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请回答:

    将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可产生 气体的原因是

    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7月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