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硝酸银(AgNO3)是中学常见的试剂。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硝酸银的热稳定性并检验产物。

    已知:Ag粉呈黑色,Ag2O呈黑褐色;Ag2O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硝酸银热稳定性。

    甲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及现象:①装置A中AgNO3完全分解后残留有黑色粉末。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收集的气体,木条复燃;集气瓶中气体遇空气不变色。③取少量反应后装置C中的溶液于试管,加入铜粉,铜粉不断溶解,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逐渐变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

    集气瓶收集的气体是(填化学式,不考虑水蒸气);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操作方法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探究硝酸银分解的固体产物成分。

    乙同学对实验(一)残留固体成分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固体是Ag;假设2:黑色固体是Ag2O;假设3:黑色固体是

    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乙同学提出的假设:

    上述方案(填“I”或“II”)能达到实验目的,另一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理由是

    丁同学设计实验定量探究上述黑色固体组成。

    取3.40g黑色粉末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当硬质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E增重0.18g。

    ①当硬质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完全反应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H2的目的是;装置F的作用为

    ②根据数据计算,黑色粉末成分为(若为两种物质,计算其物质的量之比;若为一种物质,计算其物质的量)。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届百校联考高考百日冲刺金卷全国Ⅱ卷 化学(一)
  • 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其关键材料之一是TiO2 , 工业上用钛矿石(主要成分为FeO、Fe2O3、TiO2、SiO2、CaO)为原料制取TiO2 , 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3TiO2+Al+6H=3Ti3+Al3+3H2O、Ti3+Fe3=Ti4+Fe2

    请回答下列问题:

    钛矿石中的TiO2与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TiOSO4 , 该物质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操作a中需用的玻璃仪器为
    系列操作b为
    电解TiO2来获得Ti是以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O为电解质,阴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为测定某溶液中TiOSO4的浓度,首先取待测溶液20.00 mL用水稀释至100 mL,加过量铝粉,充分振荡,反应完毕后过滤,取出滤液20.00 mL,向其中滴加2~3滴指示剂A,用0.1000 mol·L-1 FeCl3溶液滴定,消耗25.00 mL FeCl3溶液。

    ①盛放FeCl3溶液仪器的名称为

    ②指示剂A为

    ③待测钛液中TiOSO4的浓度是g·L-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届百校联考高考百日冲刺金卷全国Ⅱ卷 化学(一)
  • 3.             
    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

    图片_x0020_100035

    填写下列空白:

    ①试管A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试管C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写出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功能的仪器有(填字母)。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a. 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b. 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c. 在55~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d .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e. 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净硝基苯。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制备硝基苯的反应类型是

    ②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合酸时,操作的注意事项是:

    ③步骤d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④步骤d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 4. 在实验室利用胆矾晶体和烧碱溶液制备氧化铜固体,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①混合;②过滤;③加热分解;④溶解;⑤洗涤。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序号)。
    步骤②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在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有三个,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 5.            
    I.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642330595

    若X溶液中混有少量Y,提纯X的操作

    若Y溶液中混有少量的X,提纯Y的操作
    II.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NaClO

    规格 1 000 mL

    质量分数 25%

    密度 1.19 g·cm-3

    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mol·L-1

    某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mol·L-1
    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填字母)。

    图片_x0020_1865930211

    “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2 L 2.3 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mL。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 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 7. 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 必需的定量仪器有50 mL量筒、250 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 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 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加水定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 8.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括号内是鉴别试剂)错误的是(   )
    A: 乙烷和乙烯(溴水)
    B: 苯和甲苯(酸化KMnO4溶液)
    C: 乙醇和乙酸(金属钠)
    D: 图片_x0020_42171143图片_x0020_1058832115 (FeCl3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Na2CO3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 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 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D: 苯(液溴):加入NaOH溶液,分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线上月考试卷
  • 10. 碱式硫酸铁[Fe(OH)SO4]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剂。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370945506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在范围内。
    反应Ⅱ中加入NaNO2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 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 , 应使用的试剂为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为测定含Fe2+和Fe3+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实验操作如下:准确量取20.00mL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H2O2 , 调节pH<2,加热除去过量H2O2;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用 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2Fe3++2I-= 2Fe2++I2   2S2O32-+I2= 2I-+S4O62-

    则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g·L-1。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铁元素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 “偏低” “不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尾龙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