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 《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中药材铁华粉是醋酸亚铁
    B: 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黑火药制作过程
    C: 《开宝本草》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硝酸钾提取涉及到升华操作
    D: 《本草经集注》有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该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6月理综试卷
  • 2. 利用乙醚、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步获得绿原酸粗产品的种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常温下,绿原酸易溶于水
    B: 浸膏的主要成分是绿原酸
    C: 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降低蒸馏温度,以免绿原酸变质
    D: 绿原酸粗产品可以通过重结晶进一步提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6月理综试卷
  • 3. 茉莉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洗涤剂中。实验室制备茉莉醛的反应: 图片_x0020_100013 +CH3(CH2)5CHO 图片_x0020_100014 图片_x0020_100015 +H2O,有关数据如下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苯甲醛

    106

    1.04

    179

    庚醛

    114

    0.85

    153

    茉莉醛

    202

    0.97

    287

    实验室制备茉莉醛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6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5.30 mL苯甲醛、5 mL95%乙醇、12 mL10%KOH溶液,在c中加入6.84 g庚醛。搅拌并加热至60~65℃,打开c向a中缓慢滴加庚醛。保温搅拌反应3 h。反应待冷却后,静置分层,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0 mL二氯甲烷分两次萃取,萃取分液后与有机层合并,有机层再用10 mL水洗涤3次,洗涤后加入无水Na2SO4。蒸馏,收集287~290℃馏分,馏分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得纯净的茉莉醛4.04g。已知:柱色谱分离中,先将液体样品从柱顶加入,流经吸附柱时,即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洗脱剂,由于吸附剂对各组分吸附能力不同,各组分以不同速度沿柱下移,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实验中应采取的加热方法是
    在洗涤操作中,用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加入无水Na2SO4的目的是
    用二氯甲烷萃取分液时,水层在(填“上”或“下”)层。
    柱色谱法分离中使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碳酸钙,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填序号)

    ①活性炭   ②氯化钠    ③氧化铝    ④碳酸钾

    柱色谱法分离过程中,如果洗脱剂加入速度太快,会使产品产率(填“偏高”、“不变”、“偏低”)
    本实验所得茉莉醛产率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6月理综试卷
  • 4. 钼酸钠(Na2MoO4)是一种冷却水系统的金属缓蚀剂,工业上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为MoS2)制备金属钼和钼酸钠晶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247426804

    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在空气中焙烧1mol MoS2时,S转移12mol电子,则MoS2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焙烧产生的尾气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2,则从钼酸钠溶液中得到钼酸钠晶体的操作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
    钼精矿中MoS2含量的测定:取钼精矿16g,经在空气中焙烧、操作1、操作2得到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12.1g(假设各步的转化率均为100%),钼精矿中MoS2的质量分数为。(已知MoS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Na2MoO4·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2)。
    操作3硫元素被氧化为最高价,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用镍、钼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钼酸钠(Na2MoO4)的装置如图所示。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图片_x0020_1152089582

    某温度下,BaMo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温度下BaMoO4Ksp的值为

    图片_x0020_100003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6月理综试卷
  • 5.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片_x0020_570660040 图片_x0020_1470350165 图片_x0020_968895105 图片_x0020_1358423435

    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所示装置可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
    B: 图2所示装置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C: 图3所示装置可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D: 图4所示装置可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1,2-­二氯乙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黏合剂,也用作谷物和粮仓的熏蒸剂,沸点83.5℃,熔点-3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加热装置省略)装置制备一定量的1,2­-二氯乙烷,制备原理为:C2H5OH C2H4→CH2ClCH2Cl。装置A中的浓硫酸是催化剂、脱水剂,乙醇的密度约为0.8g/mL 。

    图片_x0020_100013

    根据制备原理,可知装置A中还缺少的一种实验仪器是。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
    实验时A中三颈烧瓶内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无机气体产生,为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无机气体,在装置B中应加入(填字母序号)。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中a、c两个导管进入仪器中的长度不同,其优点是,对导管b的进一步处理方法是,装置E是氯气的贮气瓶,则Q中的物质是
    若得到ag1,2­-二氯乙烷,则乙醇的利用率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日本吉野彰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的卓越贡献。
    自然界中主要的锂矿物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磷锂铝石等。为鉴定某矿石中是否含有锂元素,可以采用焰色反应来进行鉴定,当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_,可以认为存在锂元素。
    工业中利用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AlSi2O6 , 还含有FeO、CaO、MgO等)制备钴酸锂(LiCoO2)的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721736170

    已知:部分金属氢氧化物的pKsp(pKsp=-­lgKsp)的柱状图如图1。

    图片_x0020_100015

    回答下列问题:

    ①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LiAlSi2O6 , 其氧化物的形式为

    ②为提高“酸化焙烧”效率,常采取的措施是

    ③向“浸出液”中加入CaCO3 , 其目的是除去“酸化焙烧”中过量的硫酸,控制pH使Fe3+、A13+完全沉淀,则pH至少为。(已知:完全沉淀后离子浓度低于1×l0-5)mol/L)

    ④“沉锂”过程所获得的“母液”中仍含有大量的Li+ , 可将其加入到“”步骤中。

    ⑤Li2CO3与Co3O4在敞口容器中高温下焙烧生成钴酸锂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锂离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石墨烯电池,电池反应式为LiCoO2+C6 LixC6+Li1-xCoO2 , 其工作原理如图2。

    图片_x0020_100017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NaNO2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备NaNO2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同学依据反应Na2CO3+NO+NO2=2NaNO2+CO2 , 并利用下列装置制备少量含NaNO2的溶液。(E中氧气稍过量)

    A 图片_x0020_883257296   B 图片_x0020_952794776   C 图片_x0020_758688835   D 图片_x0020_123873531   E 图片_x0020_682200507   F 图片_x0020_100006

    ①正确的连接顺序:A—F—E— —尾气处理。(填字母)

    ②装置A的烧瓶中盛放的物质是(填名称),C装置的作用是

    乙组同学依据反应Pb+NaNO3 NaNO2+PbO(难溶于水),并按下列实验流程制备NaNO2

    图片_x0020_100007

    ①“熔融”时用Pb粉代替铅粒的目的是

    ②由“过滤2”的滤液得到NaNO2晶体还需经过的具体操作为、过滤、用乙醇洗涤后干燥。

    丙组同学探究NaNO2的性质,取少量乙组制得的NaNO2溶于水制得NaNO2溶液。

    ①取少量NaNO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盐酸酸化,再加入KI和淀粉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NaNO2具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NaNO2溶液,溶液紫色逐渐褪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被还原为Mn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福建等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4月理综试卷(全国I卷)
  • 9. 一种利用含AgCl的废渣制取AgN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41696245

    步骤①用氨水浸取时,温度不宜超过35℃,其原因是 。在氨水浓度、固液质量比和温度均一定时,为提高银的浸取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是;浸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步骤③中,银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 , 当消耗了10.8g Ag时,有molHNO3参与了反应。
    步骤④的操作为,100℃下烘干得产品AgNO3
    上述流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有(用“①”“②”“③”“④”填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福建等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4月理综试卷(全国I卷)
  •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 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
    C: 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在4mL0.1mol·L1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