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 , 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氯苯在染料、医药工业用于制造苯酚、硝基氯苯、苯胺、硝基酚等有机中间体,橡胶工业用于制造橡胶助剂。其合成工艺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实验室模拟液相法(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图,在C三颈烧瓶中加入催化剂FeCl3及50.0mL苯:

    图片_x0020_100027 +Cl2 图片_x0020_100028 +HCl

    图片_x0020_100029

    有关物质的性质: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g/mL)

    78

    78

    0.88

    氯苯

    112.5

    132.2

    1.1

    邻二氯苯

    147

    180.4

    1.3

    回答下列问题:

    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装置中空导管B的作用是
    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制备氯苯,C的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为①温度过高,反应得到二氯苯;②,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D出口的主要尾气成分有
    提纯粗产品过程如图:

    图片_x0020_100030

    ①净化过程中加入NaCl晶体的目的是吸水干燥,系列操作为

    ②为了确定所得产品为氯苯,而非二氯苯,可对产品进行分析,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质谱法     B.红外光谱法      C.滴定法

    实验中最终得到产品14.7g,产率为,产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
    苯气相氧氯化氢法制氯苯:空气、氯化氢气混合物温度210℃,进入氯化反应器,在迪肯型催化剂(CuCl2、FeCl3附在三氧化铝上)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错误的是 (    )
    A: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 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 己烯(苯酚):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D: 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来做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在A处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B处的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装置D使用冰水进行冷却的目的是
    反应开始一段时间,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为检测产物,取出试管a中部分液体,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观察到E试管有银镜产生,说明乙醇的催化氧化产物中存在;(填官能团名称)
    写出E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分离主要产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水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乙醇中强
    B: 乙酸乙酯与正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 b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会阻碍产物的导出
    D: 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乙酸正丁酯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硝化纤维清漆中,在人造革、织物及塑料加工过程中用作溶剂,也用于香料工业。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及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g/100g水)

    冰醋酸

    60

    1.045

    117.9

    互溶

    正丁醇

    74

    0.80

    118.0

    9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 1

    0.7

    图片_x0020_2091157832

    分水器的操作方法:先将分水器装满水(水位与支管口相平),再打开活塞,准确放出一定体积的水。在制备过程中,随着加热回流,蒸发后冷凝下来的有机液体和水在分水器中滞留分层,水并到下层(反应前加入的)水中:有机层从上面溢出,流回反应容器。当水层增至支管口时,停止反应。

    乙酸正丁酯合成和提纯步骤为:

    第一步:取18.5 ml正丁醇和14.4 ml冰醋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反应装置如图I所示(加热仪器已省略):

    第二步:依次用水、饱和Na2CO3溶液、水对三颈烧瓶中的产品洗涤并干燥;

    第三步:用装置II蒸馏提纯。

    请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步装置中除了加正丁醇和冰醋酸外,还需加入
    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根据题中给出的相关数据计算,理论上,应该从分水器中放出来的水的体积约
    第二步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第三步蒸馏产品时,若实验中得到乙酸正丁酯13.92 g,则乙酸正丁酯的产率,若从120℃开始收集馏分,则乙酸正丁酯的产率偏(填“高”或“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后需加热
    B: 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液体颜色无变化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NaHCO3溶液区分乙醇、乙酸和苯
    B: 苯和液溴的混合物撒入铁粉可发生加成反应
    C: 乙烯和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 石蜡油分解的产物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再用汽油萃取
    B: 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加入NaOH溶液,静置,分液
    C: 乙烷中混有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D: 乙烯中混有SO2和CO2 , 将其先后通入NaOH溶液和KMnO4酸性溶液中洗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可用足量的乙醇先制备乙烯,再用乙烯和少量的溴制备1,2-二溴乙烷,装置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333600178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 · 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由乙醇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乙烯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在装置A中除了浓硫酸和乙醇外,还应加入,其目的是装置A中生成副产物乙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为了验证二氧化硫的存在并除去二氧化硫对后续反应的干扰,某同学在A和D之间加入了B、C两个装置,其中B和C中可分别盛放

    a.酸性KMnO4和水          b.品红和NaOH溶液

    c.酸性KMnO4和NaOH溶液      d.品红和酸性KMnO4

    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