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如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223284774

    Mn2O3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
    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Ⅰ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随着钴酸锂电池的普及使用,从废旧的钴酸锂电池中提取锂、钴等金属材料意义重大。下图是废旧钴酸锂(LiCoO2)(含少量铁、铝、铜等元素的化合物)回收工艺流程:

    “拆解”前需进入“放电”处理的目的是;用食盐水浸泡是放电的常用方法,浸泡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有
    上述流程中将CoO 转化为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1中加入Na2SO3的主要目的是;加入NaClO3的主要目的是
    “沉钴”过程中,(NH4)2C2O4的加入量(图a)、沉淀反应的温度(图b)与钴的沉淀率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分析:沉钴时应控制n(C2O ):n(Co2+)比为,温度控制在℃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20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 3. 1-溴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是 。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微溶于四氯化碳,溶于氯仿,混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有毒性。可用作烷化剂、溶剂;稀有元素萃取剂和用于有机合成。实验室探究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和溴原子的检验,做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g NaOH和15mL无水乙醇,搅拌。再向其中加入5mL 1-溴丁烷(密度为1.3g/mL)和几片碎瓷片,微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水的试管后,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检验。

    请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类型为
    气体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前先通入盛水的试管是为了
    气体缓慢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的现象是。本实验中除了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外,还可以用来检验1-丁烯。
    待反应完全后,冷却。请设计实验,写出利用反应后烧瓶中所得溶液检验1-溴丁烷中的溴元素的实验步骤:
    若在步骤(4)中得到7.52g淡黄色固体,则样品中1-溴丁烷的纯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写出2-溴丁烷与NaOH的无水乙醇溶液反应的可能产物的结构简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 苯酚钠是离子化合物,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
    C: 苯酚沾到皮肤上,需用NaOH溶液清洗后,再用大量水不断冲洗
    D: 通过操作Ⅱ,苯可循环使用,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符合题意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甲装置验证硫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
    B: 用乙装置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C: 用丙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
    D: 丁装置常用于分离互相溶解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苯甲酸乙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试剂,常用于配制水果型食用香精。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试剂相关性质如下表:

    苯甲酸

    乙醇

    苯甲酸乙酯

    常温性状

    白色针状晶体

    无色液体

    无色透明液体

    沸点/℃

    249.0

    78.0

    212.6

    相对分子量

    122

    46

    15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与水任意比互溶

    难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回答下列问题:

    为提高原料苯甲酸的纯度,可采用的纯化方法为
    步骤①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将一小团棉花放入仪器B中靠近活塞孔处,将吸水剂(无水硫酸铜的乙醇饱和溶液)放入仪器B中,在仪器C中加入 12.2 g纯化后的苯甲酸晶体,30 mL无水乙醇(约0.5 mol)和3 mL浓硫酸,加入沸石,加热至微沸,回流反应1.5~2 h。仪器A的作用是;仪器C中反应液应采用方式加热。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体系中水分不断被有效分离,仪器B中吸水剂的现象为
    反应结束后,对C中混合液进行分离提纯,操作I是;操作II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外还有
    反应结束后,步骤③中将反应液倒入冷水的目的除了溶解乙醇外,还有;加入试剂X为(填写化学式)。
    最终得到产物纯品12.0 g,实验产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线上模拟试卷(全国I卷)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 , 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
    B: 欲除去H2S气体中混有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2S溶液
    C: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要将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以利于充分吸收乙酸和乙醇
    D: 用pH试纸分别测量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溶液的pH,可比较HCN和HClO的酸性强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线上模拟试卷(全国I卷)
  • 8. 钻钼系催化剂主要用于石油炼制等工艺,从废钴钼催化剂(主要含有 、CoS和 )中回收钴和钼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为

    钼酸铵 的化合价为 在空气中高温焙烧产生两种氧化物: (填化学式)。
    为了加快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任写一条)。
    若选择两种不同萃取剂按一定比例(协萃比)协同萃取 ,萃取情况如图所示,当协萃比 ,更有利于 的萃取。

    操作Ⅰ的名称为
    向有机相1中滴加氨水,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萃取的反应原理为 ,向有机相2中加入 能进行反萃取的原因是(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水相2中的主要溶质除了 ,还有(填化学式)。
    可用作电极,若选用 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可转化为 ,其电极反应式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试卷
  • 9. 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是制备负载型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实验室用莫尔盐[(NH4)2Fe(SO4)2·6H2O]制备K3[Fe(C2O4)3]·3H2O具体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②滴加过量6%H2O2 , 生成红褐色胶状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沉淀不易过滤,过滤前需要的操作是
    步骤③将Fe(OH)3加入到KHC2O4溶液中,水浴加热,控制pH为3.5-4,若pH偏高应加入适量(填“H2C2O4”或“K2C2O4”)。
    步骤④的操作是、过滤。得到的晶体依次用少量冰水、95%乙醇洗涤,用95%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测定K3[Fe(C2O4)3]·3H2O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反应的氧化产物为。滴定时,盛放高锰酸钾溶液的仪器是(“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将铁元素全部还原为Fe2+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3月模拟试卷(全国I卷)
  • 10.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法造纸是将竹子或木材经过蒸解、抄纸、漂白等步骤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文房四宝”中的宣纸与丝绸的化学成分相同
    B: “竹穰用石灰化汁涂浆,入木桶下煮”,蒸解过程中使纤维素彻底分解
    C: “抄纸”是把浆料加入竹帘中,形成薄层,水由竹帘流出,其原理与过滤相同
    D: 明矾作为造纸填充剂,加人明矾后纸浆的pH变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