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B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出现。
回答下列问题:
选项
混合物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甲苯)
KMnO4(酸化),NaOH溶液
分液
B
溴苯(溴)
KI溶液
C
乙烯(二氧化硫)
NaOH溶液
洗气
D
乙醇(少量水)
生石灰
蒸馏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物和NaOH溶液加入分液漏斗,震荡
除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将一小块钠投入乙醇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
验证ρ(乙醇)<ρ(Na)<ρ(四氯化碳)
乙烷与乙烯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将氧化变黑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
除去表面黑色物质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甲苯
92
无色液体
-95℃
110℃
不溶于水
苯甲酸
122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
248℃
微溶于水
高锰酸钾
158
易溶于水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高锰酸钾、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摇匀后,加入甲苯,采用电磁搅拌,加热(但温度不要太高),冷凝回流2h。如仍有高锰酸钾的紫色存在,则加数滴乙醇。 ②将混合液过滤后冷却。③滤液用盐酸酸化,析出白色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苯甲酸的粗产品,最后测定其熔点。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F中试剂的作用是;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