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过氧化尿素是一种新型漂白剂、消毒剂、漂白、消毒的效果优于H2O2和过氧乙酸。某工业用过氧化尿素的部分参数见下表:

    分子式

    外观

    热分解温度

    熔点

    水溶性(20℃)

    CO(NH2)2·H2O2

    白色晶体

    45℃

    75~85℃

    500g·L-1

    合成过氧化尿素的步骤及反应器的示意图如下:在2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30%的H2O2溶液,再加入30g尿素,在不断搅拌下升温至300℃,使尿素完全溶解,保温30min,冷却至-5℃进行结晶。抽滤得白色粉末状结晶。在50℃下干燥2h,得过氧化尿素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控制反应温度的适宜方法是__________ (填序号)。
    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器中冷凝管中冷水从(填“a”或“b”)流进;反应器加热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搅拌器不能选择铁质或铝质材料的原因是
    为测定产品中活性氧的含量(活性氧16%,相当于含H2O234%),称取干燥样品12.000g,溶解,在250mL 容量瓶中定容。准确量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mL6mol·L-1的硫酸,然后用0.2000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KMnO4溶液与尿素不反应),平行实验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KMnO4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0.00

    0.00

    2.00

    滴定后读数

    19.98

    21.70

    22.02

    ①KMnO4溶液应盛放在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产品中活性氧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会使测得的活性氧含量(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张掖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2. 钛酸钡(BaTiO3)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主要用于制作电子陶瓷、PTC 热敏电阻、电容器等多种电子元件。以下是生产钛酸钡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草酸氧化钛钡晶体的化学式为BaTiO(C2O4)·4H2O;

    ②25℃时,BaCO3的溶度积Ksp=2.58×10-9

    BaTiO3中Ti 元素的化合价为:
    用盐酸酸漫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流程中通过过滤得到草酸氧化钛钡晶体后,为提高产品质量需对晶体洗涤。

    ①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②如何证明晶体已洗净?

    TiO2具有很好的散射性,是一种有重要用途的金属氧化物。工业上可用TiCl4水解来制备,制备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共目的是:
    某兴趣小组取19.70gBaCO3模拟上述工艺流程制备BaTiO3 , 得产品13.98g,BaTiO3的产率为:
    流程中用盐酸酸浸,其实质是BaCO3溶解平衡的移动。若浸出液中c([Ba2+)=0.1mol/L,则c(CO32-)在浸出液中的最大浓度为mol/L。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张掖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3. 工业上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成分为CuS、Cu2Se、Cu2Te 和少量金属单质Au) 中回收碲、硒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TeO2是两性氧化物。

    ②Se和TeO2的物理性质如下:

    物理性质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Se

    221℃

    685℃

    难溶于水

    TeO2

    733℃

    1260℃

    微溶于水

    “培烧”时,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即可)。
    “碱浸”过滤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沉碲”时控制溶液的pH为4.5-5.0,生成TeO2沉淀。如果H2SO4的浓度过大,将导致“沉碲”不完全,原因为
    “酸溶”将TeO2先溶于硫酸得到Te(SO4)2 , 然后加入Na2SO3溶液进行还原,还原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SeO2与SO2的混合烟气可用水吸收制得单质Se,当有10mol电子转移时,会生成mol Se。过滤所得粗硒可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提纯获得纯硒,采用真空蒸馏的目的是
    常温下,Se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NaHSeO3溶液的pH7(填“>”“<”或“=”),理由是。(已知25℃时,亚硒酸(HSeO3)的Ka1=2.5×10-3 , Ka2=2.6×10-7)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图1装置将氯化铁溶液直接蒸干得到氯化铁固体
    B: 利用图2装置可制备Fe(OH)2
    C: 图3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 利用图4可收集氯化氢并进行尾气吸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5.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两篇古代文献中都涉及到了KNO3。文献①:《开宝本草》记载:(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献②《本草纲目》“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文献①中提取KNO3利用了溶解、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
    B: 用文献①中方法制取KNO3是因为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C: 文献②中火药的使用体现了硝酸钾的氧化性
    D: 文献②中使用火药的产物会污染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6. 从银精矿(其化学成分有:Ag、Zn、Cu、Pb、S及SiO2等)中提取银及铜和铅工艺流程如图:

    步骤①当盐酸的浓度和KCO3的量一定时,为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问题中要求举两项)。
    步骤②试剂X为,步骤④滤渣中除含单质硫外,还含有的成分有
    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粗银”(含Ag、Cu、Zn、Au)可用立式电解槽电解精炼,纯银作阴极,电解液采用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硝酸浓度不能过大,其原因是
    此类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的NO3ˉ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科技人员在碱性条件下用Al粉将NO3ˉ还原成N2。缺点是处理后的水中生成了AlO2ˉ,仍然对人袭健康有害。

    已知25℃,Ksp(Al(OH)3]=1.3×10-33 Al(OH)3 H++H2O+AlO2ˉ  K=1.0×10-13

    ①25℃时,欲将上述处理过的水中的AlO2ˉ降到1.0×10-6mol/L,需调节溶液的pH=,此时水中c(Al3+)=mol/L

    ②25℃时,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7. 《本草述钩元》中的“石碱”条目下记载“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每百斤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浣衣发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碱”的有效成分为碳酸盐   
    B: 记载中包括石碱的制法与用途
    C: 制取过程中包括浸取、过滤、煅烧、蒸发结晶操作   
    D: “浣衣发面”都与石碱的碱性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8. 《本草纲目》中收载“烧酒”篇:“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关于鉴别消石(KNO3)和朴消(Na2SO4)之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文字中两处渉及到“法”。分别是(    )
    A: 蒸馏  焰色反应   
    B: 萃取   升华
    C: 蒸馏  丁达尔效应   
    D: 升华 焰色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9. 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利用粒子大小差异的是(    )

    A.过滤豆浆

    B.酿酒蒸馏

    C.精油萃取

    D.海水晒盐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10. 工业上用含三价钒(V2O3)为主的某石煤为原料(含有Al2O3、CaO等杂质),钙化法焙烧制备V2O5 , 其流程如下:

    【资料】:+5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溶液pH的关系:

    pH

    4~6

    6~8

    8~10

    10~12

    主要离子

    VO2+

    VO3

    V2O74−

    VO43−

    焙烧:向石煤中加生石灰焙烧,将V2O3转化为Ca(VO3)2的化学方程式是
    酸浸: ① Ca(VO3)2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若焙砂酸浸时溶液的pH=4,Ca(VO3)2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酸度对钒和铝的溶解量的影响如图所示:酸浸时溶液的酸度控制在大约3.2%,根据如图推测,酸浸时不选择更高酸度的原因是

    转沉:将浸出液中的钒转化为NH4VO3固体,其流程如下:

    ① 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

    ② 已知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3(VO4)2。向Ca3(VO4)2沉淀中加入(NH4)2CO3溶液,可使钒从沉淀中溶出。结合化学用语,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③ 向(NH4)3VO4溶液中加入NH4Cl溶液,控制溶液的pH=7.5。当pH>8时,NH4VO3的产量明显降低,原因是

    测定产品中V2O5的纯度:

    称取a g产品,先用硫酸溶解,得到(VO2)2SO4溶液。再加入b1 mL c1 mol·L−1 (NH4)2Fe(SO4)2溶液(VO2+ + 2H+ + Fe2+ = VO2+ + Fe3+ + H2O)。最后用c2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过量的(NH4)2Fe(SO4)2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b2 mL。已知 MnO4被还原为Mn2+ , 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产品中V2O5的质量分数是。(V2O5的摩尔质量:182 g·mol−1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