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
    B: 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丢弃在废液缸中
    C: 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砀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B: 水进入左瓶
    C: 水进入右瓶
    D: 水同时进入两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北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I、为测定金属钠样品(表面有 Na2O)中钠单质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反应装置如右图 所示):

    ①称量 A、B 的总质量

    ②称取一定质量的钠样品

    ③将钠样品投入锥形瓶中,迅速塞紧带 U 形干燥管(内含无水 CaCl2 干燥 剂)的橡皮塞 有关数据是:称取的金属钠样品质量为 a g,A、B 反应前总质量为 b g,反应后 A、B 的总质量为 c g。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A 中钠和水反应过程可看到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产生这一现象原因是:

    用 a、b、c 表示的钠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如果没有 B 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填“偏大”或“偏小”“不影响”)
    II、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 Na2O2 , 可利用的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Na2O2 可以与 H2O、CO2 反应)

       

    上述装置Ⅳ中盛放的试剂是,为完成实验应将装置Ⅳ接在(填写字母号)。

    A.I 之前    B.   I 和 II 之间    C.   II 和 III 之间    D.   III 之后

    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装置 II 中的现象为
    装置 II 中 Na 生成 Na2O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北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丙烯酸酯类物质广泛用于建筑、包装材料等,丙烯酸是合成丙烯酸酯的原料之一。丙烯醇可用于生产甘油、塑料等。以丙烯醛为原料生产丙烯醇、丙烯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2CH2=CH—CHO+NaOH CH2=CHCH2OH+CH2=CHCOONa

    ②2CH2=CHCOONa+H2SO4 CH2=CHCOOH+Na2SO4

    ③有关物质的相关性质如表:

    物质

    丙烯醛

    丙烯醇

    丙烯酸

    四氯化碳

    沸点/ ℃

    53

    97

    141

    77

    熔点/ ℃

    -87

    -129

    13

    -22.8

    密度/(g·mL-1)

    0.84

    0.85

    1.02

    1.58

    溶解性(常温)

    易溶于水

    和有机溶剂

    溶于水和

    有机溶剂

    溶于水和

    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

    操作①需要连续加热30 min,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仪器L名称是

    操作②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操作④包括、过滤、冰水洗涤、低温吸干。
    操作⑤中,加热蒸馏“下层液体”,分离出四氯化碳;再分离出丙烯醇(如图),要得到丙烯醇应收集(填温度)的馏分。图中有一处明显不正确,应改为

    测定丙烯醇的摩尔质量:准确量取a mL丙烯醇于分液漏斗中,烧瓶内盛装足量钠粒。实验前量气管B中读数为b mL,当丙烯醇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调平B、C液面,量气管B的读数为c mL。已知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 L·mo

    调平B、C液面的操作是;实验测得丙烯醇的摩尔质量为 g·mo (用代数式表示)。如果读数时C管液面高于B管;测得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罗平县第二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5. 中国科学家以 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 470℃、80 MPa 下合成金刚石, 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石墨也可以转化为金刚石,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 实验室中切割后剩余的钠应放回煤油中继续保存
    D: 火灾现场存放大量金属钠时,可以用水来灭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安达第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从砷化镓废料(主要成分为GaAs、Fe2O3、SiO2和CaCO3)中回收镓和砷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碱浸”时,温度保持在70℃的目的是提高“碱浸"速率,同时防止H2O2过度分解
    B: “碱浸”时,GaAs被H2O2氧化,每反应1 mol GaAs,转移电子的数目为5NA
    C: “旋流电积”所得“尾液”溶质主要是H2SO4 , 可进行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D: 该工艺得到的Na3AsO4·12H2O纯度较低,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届全国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化学(乙卷)
  • 7.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
    A: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B: 海带灼烧
    C: 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
    D: 转移溶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届全国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化学(乙卷)
  • 8. 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强氧化剂,工业上可用于漂白和消毒,实验室可由氯气通入碳酸铵溶液中制得。某化学小组利用此原理进行实验室制备三氯化氮。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是,盛放的试剂是,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整个装置的导管连接顺序为a→ 。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的作用为;装置D的作用为
    三氯化氮浓度的测定:准确量取20 mL装置B中反应后的溶液,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5.0 mL于烧杯中,加入足量V1 mL c1 mol·L-1亚硫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向烧杯中加入足量V2 mLc2 mol·L-1 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得沉淀mg。

    已知:i.Na2SO3+NCl3 + =Na2SO4+ HCl+NH4Cl;

    ⅱ.BaCl2+Na2SO4=BaSO4↓十2HCl。

    ①请完成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横线填数字,方框中填化学式):

     Na2SO3+NCl3+ =Na2SO4+ HCl+NH4Cl

    ②装置B反应后的溶液中三氯化氮的浓度为mol·L-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化学
  • 9. 由废铅蓄电池的铅膏采用氯盐法制备Pb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铅膏的组成如下表:

    物相

    PbO

    PbO2

    PbSO4

    Pb

    总铅

    质量分数/%

    15.89

    4.86

    33.74

    34.03

    76.05

    ②PbCl2是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铅膏“浸取"时浓盐酸与水的配比(浓盐酸和水的体积比)及氯化钠的浓度均对铅浸取率有较大影响(如图所示):

    ①由图甲确定适宜的配比为

    ②已知70 °C时,NaCl的溶解度为37.8 g,由图乙可知铅的浸出率与NaCl质量分数的关系是,工业上采用质量分数约为24%的食盐水,不能采用无限制提高w(NaCl)来提高铅的浸出率,其原因是

    ③提高铅的浸出率除浓盐酸与水的配比和w(NaCl)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2种)。

    步骤Ⅵ加入CaCl2的目的是,步骤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浸取”时会发生一系列反应。

    ①硫酸铅溶于氯化钠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产生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化学
  • 10. 苯乙酮得用于制香皂和香烟,也用作纤维素酯和树脂等的溶剂和塑料工业生产中的增塑剂等。实验室用Friedel—Craffs酰基化反应制苯乙酮的原理如下: +(CH3CO)2O +CH3COOH。反应过程中有HCl气体产生,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

    (实验步骤)

    步骤一:向装有10mL分液漏斗、机械搅拌装置和回流装置(上端通过氯化钙干燥管与氯化氢气体吸收装置相连)的100mL仪器A中迅速加入13g(0.097mol)粉状无水三氯化铝和16mL(约14g,0.18mol)无水苯。在搅拌下将4mL(约4.3g,0.04mol)醋酸肝自分液漏斗慢慢滴加到A(先加几滴,待反应发生后再继续滴加),控制醋酸的滴加速度以使A稍热为宜。加完后(约10min),待反应稍和缓后在沸水浴中搅拌回流,直到不再有氯化氢气体逸出为止。

    步骤二:反应结束,将A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较纯净的苯乙酮。

    步骤三:经称重苯乙酮产量约为4.1g,计算产率。

    已知在常压下:

    名称

    分子质量

    颜色晶型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度

    醋酸酐

    102

    无色液体

    -73

    140

    1.082

    与水反应

    78

    无色液体

    5.5

    80.5

    0.879

    不溶

    苯乙酮

    120

    无色液体

    20.5

    202

    1.0281

    微溶

    图一装置中仪器A名称是
    图一装置中漏斗一半扣在水面下、一半露在水面上的原因是
    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逐渐地滴加醋酸酐?
    图一装置中CaCl2的作用是
    步骤二为得到较纯净的苯乙酮,需要经过下列的操作:①蒸馏收集某温度下的馏分;②依次用10%的NaOH溶液、水洗分液;③用无水MgSO4干燥并过滤;④水层用苯萃取合并有机层;⑤分液。正确的顺序是___(填字母代号)。
    本实验为收集产品用了减压蒸馏装置,如图二所示。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否正确?(“是”或“否”)。收集产品,需要控制一定温度,可能是(填字母代号)。

    A.202℃B.220℃C.175℃

    经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