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罗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这反映出古罗马
A: 万民法仅适用于帝国陆地范围
B: 力图革除习惯法的不合理因素
C: 尊重公平、理性的自然法精神
D: 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规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年高考历史(新课标Ⅰ卷)模拟考试卷(一)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十二铜表法》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说明罗马法( )
A: 旨在维护贵族利益
B: 有了刑法与民法的区分
C: 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D: 有效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8年高考历史(江苏卷)模拟考试卷(一)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罗马社会的法定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而家父是家庭的唯一法定代表人,是唯一为法律所承认的具有完整的人格的人。古罗马法律并非人本位,而是属于等级本位的家本位。这意在表达( )
A: 罗马法律主要维护家父的权利
B: 家父在罗马社会中权力至高无上
C: 罗马法是维护家庭的主要法律
D: 家父权在罗马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8年高考历史(江苏卷)模拟考试卷(二)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 )
A: 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B: 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
C: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D: 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罗马法先后出现了法定诉讼、程式诉讼、非常诉讼三种诉讼程序,反映了诉讼制度从自力救济到公力救济、从严格的形式主义到注重实事求是、从复杂的审理方式到简明的审理方式的发展过程。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 扭转了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
B: 体现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诉求
C: 开启了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
D: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质量检测(3月)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在雅典共和国最繁荣的时期,公民总数从30,000人降至21,000人。而罗马共和国末期,公民的人数从公元前86年的463,000人,增加到了公元前70年的900,000人。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罗马政治制度比雅典更灵活
B: 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国家
C: 罗马不再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D: 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广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诊断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这一规定( )
A: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 带有习惯法的残余
C: 保留了不合理的贵族特权
D: 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九)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有学者评价它,“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结晶”。罗马人把它视为普遍公正的法律,坚信它是自然和社会的理性和正义的秩序。“它”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六)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在《十二铜表法》产生之前,罗马元老院派出一个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当时雅典正值伯里克利时代。后来这3人成为编纂《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
A: 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B: 罗马人曾经借鉴了希腊人的立法
C: 希腊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仿真模拟卷(十)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罗马法规定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
A: 保护私有财产
B: 最早的成文法
C: 注重形式规则
D: 保护贵族利益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一次联考(1月)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