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十二铜表法》中,传唤、求偿、所有权及占有等内容都为了使私人之间的商品生产及交换更加的方便、快捷和安全。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 受到平民斗争的推动
    B: 重在维护私有财产
    C: 是商品经济发展结果
    D: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第四次考试历史试卷
  • 2. 罗马法规定:丈夫是他妻子的法官。假如妻子犯了错误,丈夫可以惩罚她;假如妻子喝醉了酒,丈夫可以谴责她。后来,又规定对妻子的处理要得到由夫妻双方家庭所有成员参加的家庭法庭的批准。上述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

    A: 罗马法鼓励身体暴力和家族内部惩罚
    B: 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
    C: 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
    D: 罗马妇女与男子的家庭地位逐步平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测试历史
  • 3. 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古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关于十二铜表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
    B: 平民获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
    C: 清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法规
    D: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 4. 孟子说:“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罗马法》中体现的同样观念是(    )

    A: 同态复仇
    B: 公正平等
    C: 权力至上
    D: 个人自由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一模历史
  • 5. 在中国古代,韩非子曾对法的一般特点有精辟概括:法固(法不朝令夕改)、法显(让百姓知法)、法一(法不阿贵),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在这方面异曲同工。但纵观世界古代史,后者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他法系难以比及的,这就是(    )

    A: 在私有制经济中最完备
    B: 贯彻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
    C: 反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D: 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一模历史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好令者也。”“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面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 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西塞罗

    材料三: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关系。

    根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湘中名校教研教改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历史
  • 7. 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法学家被罗马帝国皇帝授予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权力,对案件审理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元426年,东、西罗马帝国皇帝共同钦定只有五位已故法学家的学说具有法律效力。这一变化(    )

    A: 减少了法律引用的混乱
    B: 确立了君主的法律权威
    C: 提高了法学家的地位
    D: 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湘中名校教研教改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历史
  • 8. 《十二铜表法》规定:欠债到期后不还,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到外邦;当债权人是多个时,他们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上述规定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

    A: 维护严酷的债务奴隶制
    B: 注重维护奴隶主的政治权力
    C: 比习惯法更为残酷无情
    D: 平民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护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湘南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
  • 9. 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助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 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 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
    C: 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D: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二模历史
  • 10. 罗马不允许相距甚远的城市选举代表到罗马参政;投票只在罗马进行,边远地区的人民也很少肯到罗马投票;罗马也从未允许外省选代表到罗马参加公民大会或进入贵族院。材料反映出(    )

    A: 古代罗马交通的落后
    B: 共和国衰落的必然
    C: 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D: 奴隶制民主的局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