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

    A: 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B: 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 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D: 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平行班)
  • 2.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大宪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卷
  • 3.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据此可知,该法(    )

    A: 是口头流传的不成文法
    B: 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
    C: 在古罗马得到普及
    D: 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卷
  • 4. 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法律体系出现在(    )

    A: 古罗马
    B: 法国
    C: 古希腊
    D: 英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卷
  • 5.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    )

    A: 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 调整了旧有习惯法的适用范围
    C: 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
    D: 强调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高三3月综合测试(一)文综历史试卷
  • 6.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17年高考历史易错题集(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
  • 7. 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A: 保持道路畅通
    B: 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
    C: 规范人们行为
    D: 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17年高考历史易错题集(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
  • 8.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17年高考历史易错题集(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
  • 9. 《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又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由此可见罗马法(  )

    A: 重视道德
    B: 重视契约
    C: 重视自由
    D: 重视习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备考2017年高考历史易错题集(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
  • 10.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与挖掘的深度同。该规定(    )

    A: 旨在维护平民利益
    B: 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C: 利于调节社会矛盾
    D: 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