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689年至1727年,无论是威廉三世还是乔治一世等“外国国王”均缺乏对英国国情的了解,这段时期,内政事务基本掌握在大臣手里。英国这一现象(   )
    A: 反映出政府核心地位的确立
    B: 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激化了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D: 表明国王权力受到了限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英国国会大典开幕式中,有一个国王使者被议员摔门砸脸的传统环节。其象征意为:议会独立,不受君主指挥。以下促成该传统形成的相关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解放宣言》
    D: 《和平法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17—18世纪的英国“革命”,在政治和经济上引领着世界现代化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詹姆斯)登位才及三年,国内便又起了一个革命。他们拥戴了詹姆斯的女婿,那位崇奉新教的荷兰领袖乌伦居的威廉,来与他们的国君对抗。詹姆斯见机不佳,便向法国逃走。于是议会便以英国的王冠奉于威廉夫妇,使他们继承那斯图亚特朝,作为英国的国君。这个新王的王号,是威廉三世。他报答英国人民的礼品,是允诺那个议会拟好的权利宣言。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700—1750年,英国国内产业增长7%,出口产业却增长了76%;1750—1770年,二者又分别增长了7%和80%。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指出材料一中“革命”与“权利宣言”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一“革命”在政治上的意义。
    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垚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霍布斯鲍姆的角度,简要说明马克垚的观点。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有学者指出,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了,英国当时(    )
    A: 封建色彩异常浓厚
    B: 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
    C: 民主改革需要深化
    D: 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西方学者指出,“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犹如四个长条黑匣子,是构建西方文明所需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黑匣子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公元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1900年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有人据此图示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结构图(见下图)。

    ——据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摘编

    结合图示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该学者的任一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所选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逐渐取得了更多的席位。他们采取的方式是(    )
    A: 议会改革
    B: 暴力革命
    C: 政变
    D: 控制国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英国贵族和议员们在经历了内战与共和的混乱后都认可了君主制。他们并不想让政治制度发生显而易见的变革,他们寻求的是法理上的延续性而非革新。这说明英国(    )
    A: 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完善
    C: 政治中的传统势力强大
    D: 君主制未发生实质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8. 19世纪初,英国议席分配沿用中世纪定式,分为农村选区和城镇选区两类。老萨勒姆选区已成为农田,每逢选举,“选民”们就走到田里去选举议员。有几个选区已沉入海底,选民们要坐船到海上去进行“选举”。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 中世纪政制被沿袭
    B: 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 宪政制度尚未完善
    D: 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文综历史3月适应性线上测试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通常认为历史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社会进行精确的和系统的相互对比,目的是对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及趋同性和趋异性的发展进程进行考察。其中,极少有对社会整体的比较,而通常只是对范围有限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以全面整体为目的的比较,或者属于对已经发现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进行解释,或者是将其类型化。解释和类型化具有不同的目的:解释一般是在研究课题中,在共同的宏观背景下寻求差异性和共同性产生的原因;而类型化则是对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内部所出现的不同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从而使其特殊性得到理解。

    ﹣﹣摘编自[德]哈特穆特•凯博《历史比较研究导论》

    根据对材料中“历史比较”概念的理解,结合中外近代史确立一个研究课题,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该课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课题形式为“的比较研究”;说明部分要符合材料中的历史比较研究的要求。)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四)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编著的《未曾发生的历史》一书的开篇,他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假如英国没有出现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冲突,将会怎样?假如美国没有爆发独立战争,将会怎样?假如爱尔兰从未被分离出去,将会怎样?假如英国未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会怎样?假如希特勒入侵英国,将会怎样?假如他打败苏联,将会怎样?假如苏联赢得冷战,将会怎样?假如肯尼迪还活着,将会怎样?假如没有戈尔巴乔夫,将会怎样?”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他也清楚“时光不可能倒流,过去的行为无法改变”。但他强调的是:“这类对非事实的想象却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对未来的决断通常建立在对别的可能行为的潜在结果的估量上,因此把我们得到的实际结果与我们或许能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并非没有意义。”他主张,对历史的分析讨论,可以建立在对实际结果的掌握上,也可以建立在具体的人和事当时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背景上。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历史研究与假设”,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此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九校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联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