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美洲白银的开采 (   )

    ①提高了欧洲人的生活水平
    ②促进了欧洲的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加速了美洲市场的贸易交流
    ④使西班牙成为17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十二课练习题
  • 2. 阅读下图后回答问题。

     

     

    读图1—图3,并结合所学,概括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殖民扩张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十二课练习题
  • 3. “我们可以这样断言:世界各地区之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分析材料,下列结论中符合全面认识历史的是(   )

    ①肯定了世界连为一体的进步性
    ②强调了世界连为一体带来的侵略
    ③辩证地评价了世界连为一体的双重影响
    ④指出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矛盾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十二课练习题
  • 4. 从17世纪开始,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包括 (   )

    ①英国②法国③葡萄牙④荷兰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十二课练习题
  • 5.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   )
    A: 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
    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 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
    D: 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十二课练习题
  • 6. 近代以来,在南大西洋沿岸出现了一些特色经济,如西非的咖啡、可可,中美洲古巴的蔗糖,南美阿根廷的农牧产品,巴西的木材、橡胶等。这些特色经济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
    A: 劳动分工初步形成
    B: 各地经济优势互补
    C: 欧美殖民主义掠夺的产物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十二课练习题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材料二   “……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材料三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能摘抄原文)
    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
    近四五百年来,世界经济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同步练习:9.22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 8. 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6万公斤。这种现象(   )
    A: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 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 9. 16世纪,欧洲输入东方香料的总量较以前迅猛增长了30多倍,亚洲的胡椒和丁香的购入和卖出差价在英国高达10至29倍。这主要是由于(   )
    A: 新航路开辟扩大了贸易
    B: 亚洲商品在欧洲出现短缺
    C: 欧洲民众开始偏爱香料
    D: 荷兰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 10. 16世纪各主要欧洲国家物价急剧上涨。当时西班牙、葡萄牙、法、英、德的物价都上涨数倍,谷物价格上涨尤烈,打破了过去几个世纪物价基本稳定的状况。这种现象表明(   )
    A: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 欧洲经济关系的变动
    C: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大西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