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7世纪,该国的船只在欧洲世界里是最便宜和实用的。商人依靠这些船只航行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充当着各地贸易的中介人和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材料评价的国家是(  )
    A:   西班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的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做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这些年代里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拉美地区物产丰富
    B: 西、葡两国在拉美的殖民机构非常腐朽
    C: 殖民者的贪婪
    D: 拉美地区遭受西、葡殖民者的疯狂掠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收心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世界市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及其特点。

    阶段

    特点

    萌芽时期(15世纪到18世纪60年代)

    欧亚各国贸易联系的加强,美洲大陆的发现,殖民贸易的兴起

    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世界性生产,世界性消费,世界性分工

    快速成长(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上半叶)

    世界经济出现激烈动荡,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变化,世界市场争夺激烈

    稳定成熟(1945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

    各国经济制度逐渐健全,国际经济组织日益成熟,国际贸易增长迅速,跨国公司的国际地位日益突出

    ——摘编自雷兴长、杨志龙主编《世界经济》

    从表格中任选一个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收心考试试卷
  • 4. 从17世纪初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凭借从美洲得来的白银换取欧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这反映出(  )
    A: 欧洲出现严重的商业危机
    B: 欧洲加快了对亚洲殖民掠夺
    C: 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
    D: 亚洲对欧洲的贸易处于劣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检测试卷
  • 5. 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  )
    A:   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B: 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
    C: 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D: 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检测试卷
  • 6. 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商业革命的空前高涨
    B: 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C: 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
    D: 生育观念空前解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检测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的欧洲对统称为“印度货”的中国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的纳贡”。

    ——摘编自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  中国白银流通量不仅在16世纪期间迅速增加,而且在清代乃至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16—17世纪,白银普及适逢东亚海域的海运(商业及海盗)大发展,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某些手工技艺(特别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这使得中国经过17世纪中叶的衰退之后,能稳当实现自己作为奢侈品出口大国的使命。正是在经济发展、城市振兴的背景下,近代欧洲的首批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7世纪初又来了荷兰人。这一现象对东亚原无太大影响,因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的商业流通网,并利用这一地区的繁荣局面。但此现象也已预示未来的光景。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效率更大的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以及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的银锭。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生活方面显示的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的新方向,其次是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

    ——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材料一:1602年,也就是在晋商崛起的时候,在西方的荷兰成立了第一家永久性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初它就已具有现代公司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1609年,欧洲诞生第一家现代意义的中央银行——荷兰阿姆斯特丹威索尔银行。此时晋商和徽商也开辟了和东印度公司几乎相同的航线,他们曾经控制了一部分从中东、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和中国出发到欧洲的线路,但仅仅在30多年间,就全盘易手,被以荷兰人为首的欧洲人所击败。

    ——摘编自乔润令《历史上荷兰与山西商人的兴与衰》

    材料二:《航海条例》以及与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并不能完全说明荷兰衰落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置带来的巨大裨益;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此外,英国人还有其海外殖民地的迅速增长的财富和力量作后盾,而荷兰人仅在南非南端有一小块孤立的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商业崛起和晋商衰落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荷兰兴衰给我们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9.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一书记载: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材料中把西、葡两国喻为“运输队”是因为(  )
    A: 西、葡两国濒临海洋的地理优势
    B: 财富流入英荷,为英荷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C: 英国、荷兰等国的货物运输依赖西、葡两国
    D: 西、葡两国率先开辟新航路,垄断通往新大陆的航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王淦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10.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        , 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横线上应填写(  )
    A: 英国
    B: 西班牙
    C: 法国
    D: 荷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