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英国革命期间,议会中有人说:“如果我们击溃了国王99次,他和他的后代依然是国王;而如果国王击败我们,哪怕是一次,所有的人都要被绞死,我们的子孙一定要沦为奴隶。”这种思想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即无论如何,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而以议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希望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B: 君主立宪制有群众基础
    C: 欲为革命披上合法外衣
    D: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   )
    A: 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
    B: 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 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社会
    D: 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材料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
    A: 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
    B: 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 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 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至隋唐而稳固,宋元明清日臻完备。秦朝即设立听命于皇帝的御史大夫作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察官员。……唐代监察制度更为完备,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行为;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负责直接告发官员的违法、失职或者腐败行为。……明清两朝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在专制权力下,各级官史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为了维护皇权,历朝君主都非常重视专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试图通过监察官员的纠察和弹劾,防止并打击官史的贪腐和不法行为。

    ——摘编自朱福惠《国家监察体之宪法史观察》

    材料二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朝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相比,英国近代监察制度有何不同,并谈谈你对古今中外监察体制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 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尚未确立
    B: “责任内阁制”政府遭遇重创
    C: 国王有责任平息党派政治危机
    D: 君主立宪政体需进一步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据载,英国辉格党人赢得选举后颁布了《改革法案》,“降低了选举权的财产限制……重新划分了选区,把权力从腐朽选区拿走,给那些以前没有足够代表名额的城市,这些地区商业和工业精英占统治地位”。该《改革法案》的颁布(   )
    A: 保障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
    B: 使无产阶级获得了普选权
    C: 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
    D: 使君主立宪政体发展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请回答:

    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17世纪英国议会斗争常用的方式是弹劾,但仅用此对付叛乱者、叛国者和滥用公款者。18世纪早期,下议院采取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取代弹劾制,即对政府某项政策或措施进行谴责,或者对国王的某个大臣投不信任票。这一变化表明英国(   )
    A: 议会行政监督制度日益完善
    B: 责任内阁制逐渐成熟
    C: 政府大臣无需再对国王负责
    D: 议会主权原则得以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据记载:1778年夏,伊萨克•巴雷要求议会设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政府开支,国王和政府无可奈何:1779年,罗金厄姆等在上院攻击“恩赐制”,要求削减国王年金;翌年4月,下院议员丹宁削弱王权的提案以18票在下院通过,国王及其亲近震惊,但无法报复。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国王日渐成为众矢之的
    B: 责任内阁制已初步形成
    C: 上下两院差别基本消失
    D: 国王政治权力不断削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等五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近代各国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民主历程经验得失值得各国借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光革命荣”其实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说其“光荣”就在于它不流血。其原因在于国家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析点,虽然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村料二: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的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斯塔夫利阿问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揖美追欧’的结果,也是‘五•四’以前八十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而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采。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采用“不流血”方式的原因,并思考如何理解“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你是否认同材料二中“切实可行的政体”的说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出台的背景因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