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一方面宣称“热爱美的艺术”,“任何法国政府都必须敬重法国的艺术遗产”;另一方面又以“自由与平等的神圣原则”,称巴黎一切致敬专制的雕像都要被摧毁。为协调此类矛盾,法国(    )
    A: 开启了破坏圣像运动
    B: 创立公共博物馆
    C: 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
    D: 建立民主共和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质量检测(三模)试卷
  • 2. “在19世纪,从一个种植园和商业殖民地经济发展成庞大、完整、基本自足的现代经济体系,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这句话所描述的国家是(    )
    A: 大革命之后的法国
    B: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C: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
    D: 完成统一后的德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测试试卷
  • 3. 它既不以宗教为外衣,也不以狭益的民族意识为指导思想,而是在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下,强烈更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建立起合平资产阶级理性、正义、自由、平等王国的革命。这场革命(   )
    A: 英国的光荣革命
    B: 美国的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俄国农奴制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 4. 19世纪英法等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阐述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观点中,不再像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家那样主张变革政权,而是主张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来推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以提升本阶级的政治与社会地位。”材料表明19世纪英法工业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在于(   )
    A: 建立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B: 构筑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C: 加快工业革命的进展速度
    D: 削弱贵族阶层的政治力量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宣言》在公众记忆中最初只是宣告与母国决裂的“分手”性文件,但随后民主共和党(美国早期两党之一)逐渐强调其反抗专制暴政的意义,重塑了《独立宣言》的公共记忆。民主共和党创始人杰斐逊也因为19世纪该党初利用自己当时的强势地位积极建构“杰斐逊神话”,从最初只是被视为《独立宣言》无足轻重的代笔人,逐渐被重新定义为这份文件所承载价值理念的代言人。

    ——摘编自蔡梦竹《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革命历史记忆的研究》等

    材料二   “失去的事业”指的是美国内战后南部白人建构的内战记忆,最初它仅是前南部将军朱巴尔·厄尔利对内战的个人解读,大体包括“内战是因州权而不是奴隶制而起”“奴隶制是有益的”等内容。在很多南方老兵组织的助推下,19世纪90年代“失去的事业”成为南部民众对内战的地方记忆。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开战,国内涌起地区和解的浪潮,北部社会接纳了“失去的事业”的部分论调,此后“失去的事业”开始长时间主导美国史学界对内战史的书写,进而影响美国公众对内战的记忆。

    ——摘编自罗超、高春常《美国史学界关于内战记忆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公众记忆中《独立宣言》所追求价值理念的变化,并分析民主共和党积极构建“杰斐逊神话”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失去的事业”主导美国内战史撰写的现象加以评述。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公众记忆”的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2022届普通高中历史毕业班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 6. 如图为英国漫画家吉尔雷于1795年绘制的《哥本哈根庄园》。他描绘了当时英国激进组织伦敦通讯社在该庄园举行政治集会时的场景。画中三名激进派领袖竭力鼓动人们为改革请愿,而听演讲的人却穿戴破旧、皮肤黝黑、面容黯然。这反映出(   )

    A: 作者借助漫画批判现实政治
    B: 图像史料更能客观地还原历史
    C: 英国议会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D: 英国民众对政治活动缺乏兴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拿破仑远征埃及,除了军队外还以“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名义带上了庞大的科学考察团。成员包括著名数学家蒙日、化学家贝托莱、矿物学家多洛米厄、美术家德农等21名学者,还有3名天文学家、17名民用工程师、13名博物学家和矿业工程师、13名地理学家、3名火药工程师、3名建筑师、8名计划师和绘图师、10名机械师、1名雕刻家等人员。……他们到埃及后,有的向盐碱地夺宝,炼制泡碱,有的建立了制造厂、制硝厂等,还有的挖掘相关当地文物资源。学者系统的调查搜寻工作,为《埃及志》的编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志对埃及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提出了系统建议,也为当时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帮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据材料,概括拿破仑随军科学考察团的特点。
    据材料,试从文明和近代化的视角,简析拿破仑科学考察团在埃及工作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三模试卷
  • 8. 1936年,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对各州的拨款增加了2倍多,其中对在1932年总统大选中支持共和党人胡佛的宾夕法尼亚州拨款增幅最大,达到了3000%。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注册的民主党人大增,帮助罗斯福赢得了该州1936年的总统选票。这表明(   )
    A: 新政得到广泛支持
    B: 国家干预初见成效
    C: 救济带有政治色彩
    D: 保障体系已经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 9. 17世纪90年代,法国人米耶热游历英格兰后发现,“任何人既没有盾形纹章(贵族象征),也没接受博雅教育或绅土教育,只要看上去像绅士,只要有钱能自由体面地生活,英国人通常会尊称其为绅士。”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民主政治已经确立
    B: 贵族阶层消亡
    C: 工业革命方兴未艾
    D: 社会转型分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 10. 1829年,雨果创作了戏剧《欧那尼》。该剧描写了16世纪西班牙大盗欧那尼反抗国王,为父报仇、追求爱情的悲剧故事。1830年初该剧首场演出后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一百场,使得法国城乡掀起了一股“欧那尼热”。据此可推知,该剧(   )
    A: 反映了客观社会现实
    B: 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C: 凸显了理性主义原则
    D: 继承了传统的艺术风格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