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气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下列发明或创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③卡尔·本茨研制成三轮汽车

    ④瓦特改良蒸汽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2021-2022学年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中考试复习试卷
  • 2. 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推行了各具特点的殖民政策。其殖民目的由开始的“掠夺财富,积累资本”到“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再发展为“瓜分世界,抢占投资场所”,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与发展
    B: 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加
    C: 世界市场的日益形成与发展
    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2021-2022学年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中考试复习试卷
  • 3. 非洲橡胶在开始的时候主要用于制造自行车轮胎, 后来很快就被用于制造汽车轮胎, 但资本主义需要 的东西更多——煤气、石油、各种矿产资源和钢铁。工业产品被卖到欧洲、欧洲的殖民地、美国和南美洲 的部分地区, 工业化需要的原材料则来自更遥远的地区。这些发展使人类不再严重依靠马匹和肩扛手挑, 并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更多的人能够更加自由地来来往往,他们被解放出来,可以进行更 多的商业活动。这表明(   )
    A: 世界的生产、消费和流通紧密联结
    B: 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 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
    D: 发达国家垄断世界商品、金融和科技市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高三历史3月份普通高中选考适应性测试试卷
  • 4. 17 世纪的英国燃煤刚刚开始普及。1664 年,来自西南华克郡的居民向查理二世递交请愿书请求拆迁污染性作坊。国王明确表示应该通过议会讨论后由议会决定是否推行。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延续了本国的历史传统
    B: 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C: 君主立宪制对王权的制约
    D: 议会成为了国家权力的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卷
  • 5. 下表  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英国土地地权分配情况表

    对象

    田地数(英亩)

    百分比(%)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贵族、大地主

    1000以上

    19.6

    27.8

    乡绅

    300-1000

    47.3

    54.4

    自由小农

    300以下

    33.1

    17.8

    据上表可推知,当时英国(   )

    A: 农业现代化条件较充分
    B: 农业革命带动技术革命
    C: 农场制取代了个体小农
    D: 土地所有权频繁的变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德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第二次质量监测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两代农耕在西北推广,黄河两岸的草地被清除。为满足都城的木材需要,温带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使黄河河床升高,不时泛滥。汉朝时,黄河每9- -16年决堤一次,到了唐朝后期变成了10年一次,北宋中期3. 6年一次。12世纪后期黄河改道更是常见。在清朝大部分时间里,人口压力迫使人们在黄河中游重新开垦脆弱的黄土地,导致黄河南河道每1.89 年出现一班灾情。而在其他领域,利益驱使对资源的掠夺也愈演愈烈。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明清时期,伐木出售成为大宗买卖。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放和荷兰殖民者的到来,鹿皮成为出口商品,致使鹿在台湾南部基本绝迹。

    ——摘编自(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却- -- -一部中国环境史》

    材料二:美国西进运动之后,人们纷纷移民开发西部土地,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使用先进的犁地工具开垦耕地,让原本缺水的西部更加干旱,生态环境也是加脆弱。此外,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也疏于管理。19世纪后半期,随着铁路的修建对枕木的需求数增,大量森林被砍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19世纪末1亿英亩土地被虚弃.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19世纪束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开辟,矿产、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规划管理,联邦政府开始认识到林业资源的重要经济价值,制定出相关法律制度,承担起对其保护开发的主要责任。第二次环保高潮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期间设立农业调整管理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等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时,把生态坏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夸在一起,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

    想基础。

    ——摘编自 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破环的原因及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概括美国环境保护措施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二诊模拟考试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的图书馆分为国立图书馆和民间图书馆。国立图书馆集中在首都伦敦和少数大城市,入馆手续复杂,实际服务范围限于上流阶层。民间围书馆因缺乏稳定充足的发展资金,往往实行收费制。1850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图书馆法》,根据此法建立的公共图书馆,弥补了民间图书馆的不足,由政府提供经费,实行免费服务。在后来屡经修改的全国性公共图书馆法和《苏格兰公共图书馆巩固法》等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中,公共图书馆的全民开放得到进一步强化。经过近百年发展,英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先后突破了城际界限和城乡界限,使全国各地读者平等享受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

    ——摘编自郝庆合《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平等服务分析》等

    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概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考试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早期的英国政府面对成在肆虐的鼠疫,并没有完全惊慌失措,而是依靠严密、完善的措施和体制优势,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大规模蔓延。在这场涉及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战争”中,英国政府机构、官员与民众都表现出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空前团结的动人精神画面,推动了防疫斗争的有序进行。该时期的英国之所以敢于正视防疫问题,不惜花费大量人、财,物与疫病进行积极抗争,也与社会理性、良好的思想氛围有很大关系。此时,瘟疫已不再被社会承认为“天谴”的产物,政府也不再是某个家族的私有产物。这种理性现念有利于树立与疫病抗争的决心和信心,从而保证集体防疫运动的持久进行。

    ——摘编自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

    材料二  1838年,伦敦瘟疫猖獗,英国政府专门组建大城镇和人口稠密地区卫生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了大量调查,并起草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于1844年公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惊醒了有头脑的人们,并且对卫生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导致了1848年第一个公共卫生条例诞生和第一个中央卫生委员会的建立,从此,“国家就以一套杂乱无章的条例对疾病展开了毫无组织的战争”,例如,19世纪60年代的卫生法散见于地方条例、工厂条例、埋葬条例以及种痘、煤烟、食品掺假等条例之中。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逐渐消退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在防疫措施上的特点。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 9.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 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 相对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D: 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新高考模拟卷二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3年美国第一家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宣告成立,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1913年,美国汽车年产量已达485000辆,超过法国占世界第一位,同年,福特公司开始推行用机械化装置取代手工操作的初期流水线生产,一战后又推行了机械化大量流水线生产。20世纪20年代,为适应汽车产量激增,需要大量的零部件供应的形势,通用汽车公司下属的一批专业生产公司应运而生。1929年美国汽车总产量533万辆,比十年前增长了近五倍,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成为举国上下备受瞩目的迫切任务。1950年,重工业部出台了《汽车工业建设计划草案》,国家计划四年建成长春汽车制造厂(一汽),1952年9月国家汽车工业管理局成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第二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向党中央汇报称“按我部现有力量,四年完成犹有困难,三年完成更无把握”,“但能提前一年建成意义重大。”1953年6月,毛泽东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中央认为有必要通报全国,责成各有关部门对长春汽车厂的建设予以最大的支持,力争三年内完成。”一汽建设速度加快,1956年建成投产。

    ——摘编自《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一汽建成投产的意义,并指出中美两国汽车工业

    发展中的不同之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