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
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一利物浦)运行。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
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21世纪以来
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社会阶层
数量
所占总数比例(%)
上等阶级
8
3.0
中等阶级
142
53.4
底层中等阶级
85
31.95
劳工阶级
31
11.65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其他
蒸汽时代
39.4
16.8
9.2
24.3
10.3
电气时代
15.8
9.1
17.7
40.4
17
电子时代
12.7
3.9
5.5
65.2
信息时代
4.3
4
10
64.3
17.4
材料:劳作方式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一览表
阶段
劳作方式的变化
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
古代
人类的农业生产工具经历了从石器、木器到铁器的演讲
①劳动工具变得多样化和精细化,人们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
②在农耕时代,人们开始借助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来提高生产能力
近代
工业革命中大机器生产的广泛应用
①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工厂制度普遍实施
③社会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
④工业化给民众生产带来消极影响
现代
新科技革命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①网上就医、授课、会议、购物、娱乐等
②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③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