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采用流水线进行生产。工厂管理制度的优势体现在(   )

    ①标准化生产                         ②提高生产销路

    ③提高生产效率                       ④挖掘工人劳动潜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嫩江市多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2. 恩格斯说:“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恩格斯作出此判断是基于(   )
    A: 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
    C: 机器大生产的需求
    D: 初等教育的日益普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嫩江市多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3. 据统计,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量增长了3倍多,铁路线长度增长了4倍,世界船舶总吨位增长1倍以上。这表明(   )
    A: 国家之间经济争夺更加剧烈
    B: 世界各地区间联系的加强
    C: 世界各地获得同等发展机会
    D: 蒸汽机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十五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联考试卷
  • 4.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国际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C: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 世界各国已经连为一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统练试卷
  • 5.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
    A: 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根源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 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测试试卷
  • 6. 1883年11月18日,美国全国铁路协会把全美分为4个时区。一家报纸概括这一决定的影响时说:“人们得按铁路时刻结婚,按铁路时刻死亡,牧师要用铁路时刻布道,银行要按铁路时刻营业,实际上铁路协会已掌管时间事务,人们可以按这一规定着手调整他们的事情。”该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B: 垄断组织干预百姓生活
    C: 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
    D: 火车成为人们生活必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检测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人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二: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丝路架构的市场与近代世界市场的区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凌源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抽测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亚当·斯密(1723—1790)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这是现行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就生产形式而言,自由竞争并不会带来生产的无序化,相反,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下,社会在进行均衡的生产,实现自然的和谐与有序。亚当·斯密坚定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激活起“经济人”天生具有的一种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 

     在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傅立叶(1772—1837)认为,从社会生产的运作状况来说,工业文明是一种无限制经济自由的制度,它没有计划,无限竞争,从竞争中又产生了“工业封建主义”即垄断,由此使整个社会生产呈现出无政府主义和生产危机。服从于这一运作规律,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要符合自己的意愿,即使其行为有害于社会也在所不顾,社会的整体利益可以丝毫不加考虑,社会个人与集体处在经常斗争状态,一些人的幸福与发财建立在别人的不幸甚至是毁灭之上。 

     ——摘编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概括傅立叶和亚当·斯密对“经济自由主义”的不同看法。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傅立叶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史实说明后人为解决“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端所作的有益尝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寒假验收考试试卷
  • 9. 据统计,从1775年到1815年大约有25万人移居美国,1820~1860年则有约500万人移居美国,比1790年整个美国人口还要多。对美国而言,移民的涌入(   )
    A: 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
    B: 消除了国内的种族矛盾
    C: 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D: 促成了国内市场的形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所示为某学者撰写的《英国工业主义的一些后果》一文所拟定的若干条目以及部分说明。

    条目

    说明

    曼彻斯特

    在1835年前,英国城市组织较之普鲁士或者法国要落后得多。新兴工业城市没有正式的官员,没有充分的征税权和立法权,难以为都市的发展提供警察保护,城市供水,建设下水道以及处理垃圾等

    非熟练工人

    工厂里的工时很长,一天14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还要更长一些。工人很少有假日,而失业又是常见的灾难

    棉业巨头

    最初的工业资本家往往都是靠个人奋斗起家的,厉行节约并认为自己是勤劳的、正直的,对慈善事业还进行捐助。他们认为,给“穷人”工作做,并保证使其工作勤奋和富有成效,就是他们给“穷人”的“恩惠”

    ——摘编自[美]R.R.帕尔顿《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阅读材料,围绕“英国工业主义的后果"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一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