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中世纪的英国,最高的法律是抽象的“上帝的法律”。1534年议会制定的法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在上帝之下,英国不承认除国王陛下以外的任何权威,……而只服从本国制定的法律。”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英国(    )
    A: 君权神授观念动摇
    B: 法治原则得到确立
    C: 议会作用有所加强
    D: 王权开始走向衰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图: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图进行探讨。(说明:对图中几个要素间形成的关系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C: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革命的彻底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1867年7月,英国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规定“在城市中凡缴纳贫困救济金的房主和年缴纳10英镑以上房租和居住期不少于1年的房客均享有选举权;乡村居民凡每年有5英镑以上收入的土地所有者和年付12英镑地租的佃户均享有选举权”。这一规定反映(    )
    A: 政党政治发展受到阻碍
    B: 英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C: 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
    D: 议会至上原则得以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5. 1714年,英国安妮王后去世,没有继承人,国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王位的这次和平过渡反映出英国(    )
    A: 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存在
    B: 责任内阁制十分优越
    C: 国王已丧失了政治权力
    D: 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树德中学2018届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17-19世纪的英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并以文明史观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一轮复习第五次阶段性过关考试试卷
  • 7.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按照《王位继承法》,德意志汉诺威的王公乔治一世继任英国国王并在英国统治了13年。他不会说英语也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便放手让英国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 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得到尊重
    B: 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出现良机
    C: 对王权的限制获得了重大进展
    D: “责任内阁制’’政府已经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调研考试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已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温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

    ——姜守明《高中英国史教学与史学范式》

    材料二: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胜,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酋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子遗。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钧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東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综合材料一,二,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

    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

    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校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俾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为斟酌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两处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10.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英国成为“现代社会”的代表是因为(    )

    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③新教成为国教   ④成为殖民帝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统考(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