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船坚炮利以及商业资本主义扩张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后,其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变化说明工业革命(   )
    A: 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B: 推动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
    C: 加强了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和掠夺能力
    D: 改变了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方式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二次统一检测(二模)试卷
  • 2. 工业革命后,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积累了大量的材料。资产阶级为扩大市场和掠夺资源,组织了很多科学考察队和探险队,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和探险,极大地丰富了对动植物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知识。这表明,生物进化论的诞生主要得益于(    )
    A: 工业革命拓展了人类视野
    B: 经济发展对科学考察推动
    C: 近代交通和采矿业的发展
    D: 环球探险积累的丰富经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江淮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卷
  • 3. 表2 所示为19世纪部分年份英国报纸销售量增长情况。这反映出(   )

    表2

    时间

    增长尺

    1816~1836年

    33%

    1836~1856年

    70%

    1856~1882年

    600%

    A: 经济发展使人们关注社会时政
    B: 工业革命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C: 工业化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
    D: 科技进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普通高考测试(一)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工业革命成就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运输:[美]富尔顿—轮船,[英]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1.电力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并引起交通领域的革新汽车、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钢铁工业的进步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

    ——摘编自习近平2018《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不同。
    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我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    )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C: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以“红与黑”象征其创作背景:“红”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通过自然与质朴的叙事风格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由此说明(    )
    A: 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B: 人们借小说逃避社会现实
    C: 小说体现了作者浪漫主义情怀
    D: 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7. 19世纪80年代,有学者呼吁英国集中精力增强生产力,并将生产转移到那些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中,但英国却选择了最为省事的措施——贸易,并提出“要么死亡,要么贸易”的口号。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 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政策
    B: 专注于传统工业的升级
    C: 对海外市场的过分依赖
    D: 缺乏工业生产社会条件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4月高考预测猜题(新高考版)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3  1700~1819年英国原棉进口总值统计(单位:万磅)

    时间

    1700年

    1720年

    1760年

    1780年

    1800年

    1819年

    总值

    139.6

    196.8

    235.9

    687.7

    5601.1

    14974

    表4   1780~1830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总值统计(单位:万磅)

    时间

    1780年

    1790年

    1802年

    1810年

    1820年

    1830年

    总值

    35.506

    166.2369

    726.4505

    1895.1994

    2253.1079

    4105.0969

    ——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等

    图4  1720~1800年英国纺织业发明数量及专利总数(单位:项)

    ——摘编自常悦、何朝安《近代英国的技术专利制度——从纺织技术的角度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三个图表中提取两条或三条具有逻辑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信息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高三历史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看到了许多他们正在试图证明或正在热切期望的东西。狄德罗赞美儒学“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霍尔巴赫认为“(中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专制,人们享有充分的信仰自由。可以说,在当时的法国出现了“中国热”。那么,何以中国文化会在启蒙时代饱受法国人的青睐?这显然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产生了某种不期然的契合。

    材料二 中国的20世纪就是从对法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大力张扬开始的。1901年,《国民报》第一、二期即连续发表文章宣传法国大革命,并公开鼓吹在中国推行法国式的革命,其他进步报刊纷纷效法,中国舆论界刮起强劲的“法国风”。1906年12月,湖南醴陵一带发生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反清起义,被普遍比附为“攻打巴士底狱”的壮举,湖南省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小法兰西”的雅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有哪些契合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中国刮起强劲“法国风”的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高考仿真模拟试卷
  • 10. 科技的发展“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下列科技成果能够直接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瓦特蒸汽机       ②1876年贝尔电话机     ③1905年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互联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