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工业与环境

    材料一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62年,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预言了一个没有鸟鸣的世界,引发了当代环境保护运动。

    请根据以上材料,试以“人与环境”为核心,结合三次工业革命采用不同的能源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史实,列举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社会问题(如环境破坏、人口爆炸等),就人与环境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

    列举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环境破坏的具体史实。
    阐述个人看法时需要一个核心命题,条理清楚,论述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开学考试试卷
  • 2. 1897年11月1日,山东曹州的村民杀死两名德国传教士。以此为契机,德军远东舰队强行整陆胶州湾。而在此前两个月德国就已通知俄国,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在不久德国占领胶州博时,俄国外交大臣即刻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德、俄如此对华的根本原因是(    )
    A: 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矛盾很激烈
    B: 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C: 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D: 列强在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3. 下表是英国在1811年至1911年100年间各部门就业人口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单位:%)

    行业

    1811年

    1821年

    1831年

    1841年

    1851年

    1861年

    1871年

    1911年

    农业

    35.2

    33.3

    28.1

    22.3

    22.0

    18.8

    15.3

    9.0

    工业

    44.4

    45.9

    42.1

    48.5

    53.8

    55.7

    54.6

    64.1

    其他

    20.4

    20.8

    29.8

    29.2

    24.2

    25.5

    30.1

    26.9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英国农业的产量按年份逐步降低
    B: 英国农业停滞并成为粮食进口国
    C: 英国工业技术存在停滞的可能性
    D: 英国工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强基联合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质量检测(3月)试卷
  • 4.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撰写了时间跨度达3个世纪的“四部曲”。下图所示是其中某一本书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

    A: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B: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C: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D: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百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模拟联考试卷
  • 5. 英国是率先敲开通向现代世界大门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一大后果,就是社会日益分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壮大起来,他们进而要求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1832年议会改革,他们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工人阶级在议会改革运动中支持了资产阶级,但是结果一无所得,政治上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因此,1832年议会改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他们决定掀起一个争取工人选举权的宪章运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二

    由于牛顿于1687年对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做出了伟大的综合和总结,理性时代的舆论得以形成,所有的迷雾似乎被一扫而光;尘埃落定,大自然显露出最隐秘的秘密,于是,欧洲准备进入乐观的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受到强大的激励,认为在其他领域应用类似的方法也会取得类似的胜利·······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牛顿主义的探索和实验工作正是开启工业革命所需要的。

    ——摘编自[美]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通称“英国病”。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上台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撒切尔政府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将通货膨胀率降到5%以下;大量削减各种补贴,但不敢根本否定福利制度;罢工需要经过工会成员的投票及一系列法律程序的批准才可进行·····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撒切尔夫人也成为20世纪在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人进行宪章动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运动对国际工人运动史的意义。
    写出材料二中所指的“牛顿于1687年对运动定律和引力定律做出了伟大的综合和总结”

    的著作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病”出现的背景,并概括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

    措施。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百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模拟联考试卷
  • 6. 乔吉奥·列略在《棉的全球史》写道:“18世纪末一名欧洲妇女纺出的纱线,在印度需要300名妇女才能完成。到19世纪初,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这反映了(    )
    A: 欧洲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B: 世界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C: 传统小农经济普遍解体
    D: 技术资本互动改变经济格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一次高中毕业班复习统一检测(3月)试卷
  • 7. 下图为19世纪以来英国、美国、日本与中国的技术扩散图,图中虚线为技术扩散走向。

    ——摘编自清和《中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如何演进?》

    从图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卷
  • 8. 英国凭借国家权力推动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地主在圈占了大片土地后,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使农牧业迅速发展。同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这反映了英国(    )
    A: 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归宿
    B: 土地兼并造成人口流失
    C: 农村的变革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 封建势力影响国家决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卷
  • 9.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不够理想,导生制学校是初等教育学校主要形式。教师在导生的帮助下教数百名学生,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以此解决教师缺乏和经费不足的困难。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表明了(    )
    A: 自由主义制约了政府对教育投资
    B: 工业革命下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
    C: 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不高
    D: 教育普及满足了机械化生产需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第二次高考模拟测试试卷
  • 10. 18世纪,英国妇女一般过着“男人耕地,女人守锅台。男人佩刀剑,女人掌针线”的生活。1851年,英国已有约7万妇女从事教师工作;1854年,英国派出一批女护士奔赴克里米亚战场。这表明,工业革命(    )
    A:   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B: 改变了传统的婚姻观念
    C: 提升了英国的国家实力
    D: 推动了女性的角色转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