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

    英国妇女有了选举权,基本实现了普选

    B

    卢梭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充分体现出社会契约,分权制衡的思想

    C

    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等政策,仿效西方制定宪法

    反映了日本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

    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

    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特别16世纪及其以后一百多年,是英国所谓农业革命时期,其主要内容为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的革新。也是恰当此际,乡村工业获得空前发展,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区。当时,不仅有奠定英国民族工业的毛纺织业,还有就地取材而发展起来的采矿、冶金、制盐、木炭、锯木等行业。其中的冶铁和采煤业,后来成为工业世界初期机械和能源的两大支柱。在此期间,英国新兴毛纺织业的产量翻了三番,不仅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大量出口,时有“衣被半个欧洲”之美誉,触角甚至伸到亚、非、美洲部分地区。生产组织形式也突破了分散的家内劳动制,形成“委托劳动制”。组织者或是毛呢商,或是工匠,前者提供原料而且拥有一定的资金,后者掌握了关键的工序。

    ———据王乃耀《十六世纪英国农业革命》等

    材料二在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中国大地上,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一批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他们本是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庄稼人,现在却穿行于银行与市场之间,成为第一批过起都市生活或接近都市生活的乡下人。1987年,中国农村经济中,非农业产值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乡村企业崛起,标志着中国踏上了国家工业化的新台阶。中国乡村工业的出现,不完全是农产品剩余发展的结果,它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农村工业发展无论产权制度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发育,还是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和普及,目前都处于欠发达状态。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乡村工业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80年代农村工业化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三模)试卷
  • 3. 下图是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趋势图。其中丙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中国
    D: 日本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15年以前约3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革命”。一次与法国有关,主要是政治性的,涉及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和权威、公共财政、税收、行政机关、法律、个人权利以及社会各阶级的法律地位等。另一次“革命”则带有更多的比喻含义,主要是经济性的,涉及财富生产、制造技术、自然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展、资本的形成,以及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等。后者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赖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成就,也由于英国式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

    ——据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上)》改编

    材料二

    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减轻由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他们认为在工业巨头与普通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财富差异。因此痛心于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声讨允许劳动剥削存在的制度。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发展了启蒙思想对于平等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平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法律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期待在未来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持有这个基本观点,然而他们对于什么才是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依据材料一,指出“一次与法国有关”“革命”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括“另一次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经济原因。
    根据材料二,提炼早期工业化时期社会主义者的主张。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者对于“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的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5. 下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    )

    史实

    推论

    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2.德国的工业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

    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

    产物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社会化大

    生产程度提高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6. 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   推动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B: 极大地提高了纺织业的产量
    C: 宣告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D: 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7.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 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B: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C: 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8. “19世纪下半期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实验来追寻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材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B: 大企业时代到来
    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试卷
  • 9.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石和燃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体现了阿拉伯帝国(    )

       

    A: 商业贸易极其繁华
    B: 是东西方商路的中心
    C: 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D: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试卷
  • 10. 下图是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吨)示意图,该图表明英国(    )

       

    A: 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 生铁产量增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 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 生铁的海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