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在发电机的理论奠基、发电机制造、电器发明等三个关键环节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依次是(    )
    A: 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
    B: 达尔文→牛顿→爱因斯
    C: 瓦特→莱特兄弟→史蒂芬孙
    D: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2. 以前用手工制作木制机械,现在则开创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前景。与此相应的是,人类进入了(    )
    A: 蒸汽时代
    B: 电力时代
    C: 经典力学时代
    D: 信息时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3. 使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的主要因素是(    )
    A: 电影的出现
    B: 电视的出现
    C: 音乐会的举办
    D: 画展的举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4. 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成功举办,那么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会 (  )

    ①通过网络视频了解最新赛况 

    ②穿着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 

    ③用电话询问比赛情况 

    ④乘坐轮船去法国参赛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5.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 发明机器所用材料不同
    B: 发明者的身份不同
    C: 交通工具不同
    D: 能源动力不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6. 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
    A: 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B: 史蒂斐逊发明了火车机车
    C: 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D: 爱迪生发明了灯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7. 尼古拉·特斯拉在1882年发明了高频率交流电。但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
    A: 电气技术的竞争呈现白热化
    B: 高频交流电的缺陷影响运用
    C: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履维艰
    D: 社会需求呼唤电气时代到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8. 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
    A: 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 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 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 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9.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作“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作“偶”等。下面对此有关的评价,错误的是(    )
    A: 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B: 网络语言别具特色
    C: 材料体现了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
    D: 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原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10. 从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事件开始于(    )
    A: 水能的开发与利用
    B: 瓦特改良蒸汽机
    C: 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D: 爱迪生发明电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