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
    A: 内燃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改良
    C: 电力技术革命
    D: 通信技术发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2.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 研制成发电机
    B: 发明了内燃机
    C: 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改良了蒸汽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3. 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获得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B: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 可以应用于所有生产和生活部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4. 瓦特蒸汽机问世后的城市工厂林立,从下图中你能感受到其时工厂(    )

    ①规模大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劳动生产效率高

    ④使用机器生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5. 我们习惯上把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浪潮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生产方式不同
    B: 经营模式不同
    C: 科技含量不同
    D: 能源动力不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6. 下图是世界百万人口大城市数量统计表。造成其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

    A: 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进程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 工业化、人口增长和移民
    D: 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7. 爱迪生,这是一个从小就如雷贯耳的名字,我们熟知他的各种小故事,学习他的各种名言名句,他是赫赫有名的“发明大王”。下列发明成就属于他的是(    )

    ①钨丝灯泡    ②留声机    ③电影放映机    ④电机机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8. 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瓦特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力量”指(    )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9. 1879年,纽约一家报纸专门为某项发明报道:“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它赞叹的是(    )
    A: 电灯
    B: 电报
    C: 发电机
    D: 电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10. 下图为英国1720年至1780年某物品进口值,该物品最有可能是(    )

    图片_x0020_449828258

    A: 棉花
    B: 茶叶
    C: 药材
    D: 钢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