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1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3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 针对《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及其盟国承担全部罪责,1921年3月12日,躲过外长西蒙斯在国会发表演讲:“我们已经在和约上签署了一项表明德国唯一承担责任的声明,但并不意味着关于德国是唯一的战争罪犯的指责是真实的。世界必须逐渐了解关于德国是唯一罪犯的说法是错误的,竭尽全力来澄清这一问题是我们的责任。”在英国大陆均势和美国的帮助下,德国经济迅速恢复。1926年德国在不承认战争罪责的条件下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从而洗脱了战争罪责。

    ——摘编自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材料三: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利比里亚、暹罗、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特权,但将它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凡尔赛和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德国推卸战争罪责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凤鸣山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如表内容与 20 世纪初的国际格局有关,请指出其中对史实推论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是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所造成的

    B

    《凡尔赛和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C

    英国的世界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遭到美国挑战

    英国在世界舞台中已无发言权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凤鸣山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孤立主义(中立主义)思想影响了美国一百多年,下列关于这一思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乔治·华盛顿告别辞中开美国孤立主义之先导
    B: 一战后期,美国放弃中立态度,卷入欧战中
    C: 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导致美国并未加入国联
    D: 为避免卷入欧洲纠纷,美国缔结《洛迦诺公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凤鸣山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各国工人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大战,甚至加班加点生产军需品,可是到了1917年,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运动却在欧洲爆发了,工人纷纷反对战争。这表明(   )
    A: 大战使欧洲各国生产力下降
    B: 大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C: 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凤鸣山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口述史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一种研究方法。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整理了大量一战老兵的采访录音,为观众呈现了极度真实的战争体验。下列表述符合士兵个人感受的是(   )

    ①倘若一名军人1914年退伍回家,1917年又重新回到战场,他完全认不出来这是同一场战争。

    ②我有两次中毒气,但是我并不担心,我只能尽力做到最好。

    ③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④塞尔维亚那儿发生的枪杀,不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自己的事儿吗。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2021届高三历史5月适应性考试试卷
  • 6. 有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世界组织走向世界历史潮流注入了巨大的动力。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国际联盟的建立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联合国的成立
    D: 世界银行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学考模拟)试卷
  • 7. 下图所示著作目录(节选)第41章最合理的标题应是(   )

    目录

    (节选)

    第八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3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第37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38章   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39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40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41章

    A: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
    B: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D: 诸帝国的终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学考模拟)试卷
  • 8.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国会提出扩充海军的计划。日本从1920年开始了“八八舰队计划”,即在八年中增加八艘主力舰和八艘巡洋舰。到1921年,日本的海军军费已占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英国议会亦通过决议,增加战列舰、巡洋舰和潜水艇的制造。就连原来重视陆军而轻视海军的法国,也制定了庞大的扩充舰队的计划。

    经过历时3个月的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力量的比例进行了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是5:5:3:1.75:1.75;缔约各国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是,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美国同意放弃其在菲律宾、关岛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在香港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等等。

    ——摘编自茹莹《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国海军条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21年高三文综历史模拟试卷(三)
  • 9. —位法国观察家在1912年指出:“在过去两年里我们多少次地听到人们说,‘战争要比这种永久的等待好!’在怀有这种愿望的时候,不存在悲伤,而是一种私底下的期望。”这反映 了一战前欧洲(   )
    A: 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B: 各国社会秩序稳定
    C: 人民对战争普遍向往
    D: 爱国主义传统深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大力推行理想主义外交,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不久,美英卷土重来,重返亚洲,逐渐加大了对日遏制,发起了召开海军军缩会议的倡议。因与美英实力悬殊,日本试图把华盛顿会议作为外交战略转向的试金石,但遭遇滑铁卢。其后,日本外交由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开始与美英协调。华盛顿体制虽然暂时缓和了日美冲突,延缓了日本独霸中国的步伐,但并没有给远东带来永久的和平。在美英的遏制下,日本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甘愿放弃在一战中攫取的“特殊权益”。日本一方面与美英协调,另一方面推行温和扩张,在“屈服”中“蛰伏”,在“收缩”中“膨胀”,以退为进,时机成熟时,必将打破华盛顿体制的束缚,构建以已为核心的东亚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陈太勇《一战后国际新秩序重建时期日本外交的战略转向》

    根据材料,分析一战后日本外交进行战略转向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日本外交进行战略转向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普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