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利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并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19年6月28日和约签订当天,德国各右翼报纸普遍在头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德意志报》更是在头版鼓吹:“复仇!德意志民族!”没有一个德国人将条约视为一项“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的公平的解决方案来接受它,所有德国人都打算一有机会就立即摆脱至少是和约的某些部分。法西斯纳粹的“族民共同体”不过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极端独裁专制的、极端反动的法西斯国家,可是它居然迷惑和吸引了德意志民族大部分芸芸众生。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不是德国“历史的中断”,纳粹的思想意识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多年统治德国的政治思潮基本一致。

    --据刘自强《<凡尔赛和约>与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等整理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希特勒拖到反人类战争中去的德意志民族遭到了正义的报复,国家被摧毁,民族被分裂。但是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争取民族统一的精神鼓舞下,在短短的十几年重又东山再起,进入世界先进工业国行列,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最终冲决外力人为的藩篱,使分裂达整四十年的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起来。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俾斯麦用“铁血”战争击败的三个对象,并阐述民族主义与德国统一的关系。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凡尔赛和约》与纳粹党上台之间的关联,概括“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产生的严重后果。
    简述二战后德意志“民族被分裂”的表现。根据材料三,概括促成“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起来”的因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二模)试卷
  • 2. 18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偏袒奥匈帝国和英国,使沙俄失去了战胜土耳其所获得的权益。随后德国借口检疫禁止俄国牲畜入口,使德俄关系迅速恶化。在巴尔干地区,俄奥冲突不断。一年后,德奥缔结《同盟条约》:“双方承诺在任何一方被______攻击时,另一方会相助;如果攻击者是另一个欧洲国家,另一方则慷慨地保证中立。”该条约中“______”处应填入的国家为(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意大利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21届高三历史3月模拟考试试卷
  •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结束后,得益于德国的战败,法国在欧洲大陆重新获得了自普法战争失败以来梦寐以求的霸权。法国凭借着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主宰着欧洲大陆--它收复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且拥有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其丰富的煤铁资源极大地加强了法国的实力;它占领了德国的莱茵河左岸地区,莱茵河右岸50公里内的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法国通过和比利时、波兰、捷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结成政治军事同盟,一方面对德国进行战略包围,一方面对新兴的苏维埃俄国进行“防疫”隔离。在两次大战期间,正是法国建立的这个安全体系,有效地保卫了欧洲的和平。

    ——摘自《大国地位的终结西欧诸神的毁灭-第二次大战前的大国外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一战后法国处置德国,建立安全体系的努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努力建立欧洲安全体系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参加一战的目的:德国企图建立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并夺取英法海外殖民地;英国要保住世界霸主地位,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法国不仅要称霸欧洲大陆,而且希望进一步扩大海外殖民地。由此可见(    )

    ①一战的性质    
    ②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④殖民地成为各方争夺焦点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联合测试试卷
  •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拒签了《凡尔赛和约》,签署了《九国公约》。这表明(    )
    A: 中国完全受西方列强的支配
    B: 北洋政府是反动卖国的政府
    C: 中国近代外交意识逐渐成熟
    D: 《九国公约》总体利于中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西湖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初英国与法、俄签订协议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

    B

    1918年基尔港水兵拒绝与英军作战

    战场失利加剧德国内部政治危机

    C

    英法美日签订《四国条约》

    现代大国间签署了第一个裁军协议

    D

    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建立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西湖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一战中的某次战役是一次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法军累计参战兵力达60多个师,德军累计参战46个师,双方伤亡人数总数总计70余万,故有“绞肉机”之称。该战役的发生地位于下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从设计和实施层面看,同“施里芬计划”相比,“曼斯坦因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    )

    ①选择阿登山区作为主攻方向    ②达到对法军奇袭的效果

    ③占领比利时进攻法国    ④成功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西湖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迅速崛起,主要原因是日本(    )

    ①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
    ②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

    ③加紧向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
    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西湖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少数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

    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④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