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4年8月,英国正式向日本提出请求,在战时保护英国在远东的航运,日本根据《英日同盟条约》向驻守青岛的德军发出最后通牒。9月,日军主力进攻胶州湾,由970名官兵、240名中国劳工等组成的英军也抵达战场,英日联军向青岛外围发起进攻。11月,德国守军外,虽然殊死抵抗,但寡不敌众,宣布投降。于是,英国与日本彻底消除了德国在东亚大陆的最后据点,保证了远东海上交通线的安全。英军指挥官巴纳德迪斯顿准将战后抵达东京,受到自日俄战争胜利以来日本民众最为热烈的欢迎。英日两国海军部在战后互致贺电赞赏对方海军在战斗中的表现,这使得英日接下来的海军合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摘编自胡杰《英国视角下的英日一战海军合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日在青岛之战中合作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青岛之战的结局对英日两国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美国学者杰里特利在《新全球史》说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第一次流感发生了,……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
    A: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 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D: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文)开学考试试卷
  •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马克与美元的比值为4.2马克:1美元。1923年11月,其比值跌为4.2万亿马克:1美元。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 战争导致了德国经济的崩溃
    B: 法国占领鲁尔引发了德国经济危机
    C: 德国以“消极抵抗”对抗法国
    D: 战胜国的宰割瓦解了德国经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合考试试卷(新高考)
  • 4.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和平“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未得到其他列强的认同。1918年10月,威尔逊总统批准了一项扩军计划,目标是到1920年美国海军规模追平甚至超过英国海军。这反映了美国(   )
    A: 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
    B: 与英国同盟关系的破裂
    C: 向现实主义外交的转变
    D: 总统行政权力的扩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龙泉中学、荆州中学、宜昌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考试卷
  • 5. 如图为《一战后脱离德国的领土》图。细察地图并结合所学,相关解读错误的是(   )

    A: “划给法国”指把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B: “法国托管”指把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
    C: “但泽自由市”指把但泽交由德、波两国共同管理
    D: “划给波兰”指把波兹南等部分领土划给波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 6.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动。根据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德国领土被重新划分,国力受到严重削弱

    ②在民族自决原则上诞生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③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俄罗斯四大帝国解体

    ④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欧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某国际盟约声称:“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赞同摧毁德国纳粹暴政和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该盟约是指《大西洋宪章》
    B: 两国政府是英国和法国维希政府
    C: 这是1920年国际联盟的盟约内容
    D: 该盟约的签订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军试图把法国的一个著名要塞作为“碾碎法军的磨盘”,变成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法军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

    ——摘自人教版选修3教材

    材料二:二战期间,戴高乐成为法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二战结束后,戴高乐重新执政(1958-1969)。在美欧关系中,他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把法德关系的改善看作是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核心。主张建立一个各成员国保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邦联式的欧洲,而反对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的欧洲。戴高乐尖锐地批评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认为它威胁着法国的主权。

    ——摘编自《大学世界史》等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战役的名称和地位。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戴高乐为“向美国领导地位发起挑战”提出的主张。并结合史实说明,之后欧洲联合的过程并没有按照戴高乐的设想进行。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9. 在近代某时期,英国、德国和法国就占了全欧洲制造业的十分之七。而美国的钢材量比德、英、法、德的总和还要多。该时期,美国已经在农业机械化制造业,以及煤炭与钢铁生产等方面走在了欧洲前头,在这些项目上,它的产量超过世界产量的五分之二。该时期是(    )
    A: 19世纪中期
    B: 一战前夕
    C: 20世纪30年代初期
    D: 二战后初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 10. 下表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其它国家

    比重

    13. 4%

    4.6%

    14.5%

    37.7%

    29.8%

    A: 英国丧失世界贸易优势
    B: 德国确立了欧洲霸主地位
    C: 美国的工业化水平最高
    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普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