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美国作家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冲写道:“当预期中的大丰收没能实现时,地方官员奉命加强搜索被藏起来的存粮。在1932年11月的一场演讲中,斯大林认为农民故意阻挠他的集体化方案,借以挑战政权的威信。”这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 
    A: 削弱了苏联政权的威信
    B: 阻碍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C: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一模仿真训练(二)试卷
  • 2. 下表为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据此可以推断出苏联私人企业的发展(   )

    缝纫工业

    制鞋工业

    食品加工业

    皮革工业

    70%

    70%

    34%

    27%

    A: 动摇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B: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 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失衡
    D: 奠定了工业强国地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提议:以100万美金在美国收购小麦,海运到彼得格勒,然后,以物易物,再将价值100万美元的毛皮和其他货物运回美国。这一建议直接获得了苏俄高层和列宁的批准。这表明苏俄(   )
    A: 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
    B: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 积极推行“新经济体制”
    D: 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广东省一轮质量检测)试卷
  • 4.   1917年4月列宁提出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作出发动武装起义决定,以推翻临时政府。这一变化(    )
    A: 实质上违背“四月提纲”的主张
    B: 成功推动了俄国革命的转型
    C: 源于临时政府打破政权并存局面
    D: 维护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一轮复习诊断监测考试试卷
  • 5. 下图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发行的招贴画。招贴画以鲜明的主题,高尚的内涵,振奋人心而非含蓄、模棱两可的物象来表达宣传意图,在一个宣传手段不那么多样化的社会里,通过画面和文字将政治信息无声地传达给每一个观众。苏联发行此招贴画意在(    )

    A: 鼓舞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B: 积累战胜帝国主义的物质力量
    C: 树立劳动人民主人翁意识
    D: 推动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 6.   1925年秋,苏联中央情报机构向中央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农民对城市居民怀有对立情绪,他们抱怨城市居民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享受着社会保险、医疗、学校教育和文化资源。这一报告(    )
    A: 阐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B: 所作判断符合苏联农业集体化实际
    C: 反映出当时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废止
    D: 折射出苏联城乡发展失衡由来已久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2022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卷
  • 7. 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   ) 
    A: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 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
    C: 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
    D: 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第三次月考试卷
  • 8.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坚持对外战争,对人民最迫切关心的土地问题、八小时工作制等没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致使俄国在二月到十月之间,多次发生政府危机,政局动荡飘摇。据此可知,当时俄国(    ) 
    A: 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日益成熟
    B: 资产阶级革命导致内乱频发
    C: 存在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
    D: 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已成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核心模拟(一)试卷
  • 9. 下面是2017年2月16日的一次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的讨论会上部分学者的观点

    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卢金分析了1917年俄国的形势,指出,当时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国家要进行现代化,需要和平。他认为,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建设性的改革者或许比革命者更具有积极作用

    莫斯科大学教授德米特里·沃洛基辛指出,任何革命都伴随着恐怖,要流血……革命总是要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道德体系的破坏

    索尔仁尼琴基金会总裁纳塔利娅·索尔仁尼琴指出,当时最重要的是对话,整个社会都需要对话,而如果用革命来解决问题,代价太大.材料表明,这些学者(    )

    A: 强调革命的方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B: 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造成了重大损失
    C: 对十月革命对俄国的意义存在争议
    D: 对1917年的俄国道路选择存在争议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教育体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第三次模考试卷
  • 10. 列宁指出,我们的国家资本主义自成其为一种,不与通常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相同,对列宁所用的国家资本主义,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 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资本主义成分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发展资本主义
    D: 以商品、市场、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统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