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   )
    A: 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B: 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
    C: 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 革命 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宋基信阳实验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2.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和他的战友们计划在这里创办一份大型报刊,站在无产者一翼来宣传革命主张,团结工人阶级。马克思这个计划是他还在巴黎时就已经酝酿了。为了标明报纸同当年著名的《莱茵报》的承继关系,把它定名为“新莱茵报”,又为了表示它同时也是代表当前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利益,加上了副标题:“民主派机关报”。

    ——摘编自张光明、罗传芳《马克思传》

    材料二:列宁从瑞士返回彼得格勒后,起草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明确地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这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造了流血事件,下令通缉列宁。10月20日,列宁秘密回到彼得格勒领导起义。第二天,他就制定了武装起义的计划。11月6日晚上,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了。列宁来到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11月7日,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天,列宁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宣布了由他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摘编自梦梵《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材料三:在1929年至1932年期间,苏联工业增长了一倍多,而美国工业下降了42%,英国下降了12%,德国下降了89%,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下降了88%。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近两千人,技术人员一万多人。苏联这一时期的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则近20%,在工业发展方面,的确像斯大林所要求的那样跑过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至100年的路程。

    ——摘编自王守海、王金存、林水源《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莱茵报”创办的政治与思想背景,并写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此前理论合作的三部作品。
    根据材料二,归纳列宁为十月革命所作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9-1933年西方与苏联经济发展境况产生显著差异的直接原因,并分析上述差异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3. 对苏联经济一直没有从外延式增长(靠增加投入实现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靠技术进步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苏联领导人极不重视科技创新
    B: 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技术创新
    C: 苏联对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D: 美苏争霸阻碍各行业科技创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4. “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23亿普特低了很多。”这一变化,有助于(    )。
    A: 结束沙皇统治
    B: 恢复国民经济
    C: 实现农业集体化
    D: 防止生产过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孝义第二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5. 20世纪初,俄国农民提出:“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存的种子都吃掉”。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    )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
    D: 确立斯大林模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十月革命后,列宁强调说:“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主要是每一个国家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这表明列宁(    )
    A: 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B: 旨在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 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D: 号召无产阶级同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B)试卷
  • 7. 1979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决议》规定:从1981年起,工业要基本上按照定额净产值制订产量,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基金计划。这一规定说明苏联试想(    )
    A:   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控制
    B: 通过经济效益来激励企业生产
    C: 缩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D: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A)试卷
  • 8. 下表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结合所学判断,相关解读错误的是(    )

    产品

    1913年

    1928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

    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报告追加数

    实际完成数(1932年)

    煤(万吨)

    2910

    3550

    6800

    7500

    6440

    生铁(万吨)

    420

    338

    800

    1000

    1700

    616

    汽车(万辆)

    0.07

    10

    20

    2.93

    棉织品(万米)

    25.82

    26.78

    57

    62

    26.94

    A: 一五计划建立在新经济政策成功实施的基础之上
    B: 一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工业总产值已位居欧洲第一
    C: 苏联的工业化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D: 苏联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有急于求成的倾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A)试卷
  • 9. 1952年,苏联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但是1952年的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这说明(    )
    A:   苏联工业化的成效显著
    B: 集体农庄与工业化相适应
    C: 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D: 新经济政策逐渐丧失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10.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移;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它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
    B: 它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 它的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