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21年苏维埃政权出现了政治危机,革命领导人列宁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此,列宁(   )
    A: 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发布《四月提纲》,号召推翻临时政府
    C: 宣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苏联工业总产值在 1932 年末增加到 1928 年水平的 219%,而美国工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降低到 56%,英国降低到 80%,德国降低到 55%,波兰降低到 54%。”材料可以表明(   )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经难以恢复
    B: 苏联国民经济总量已经跃居欧洲首位
    C: 斯大林模式推动了苏联经济全面振兴
    D: 计划经济体制在建立初期具有优越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3. 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量比1913年增长了11倍,而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分别增长13倍和28倍。哈萨克共和国增长 19 倍,格鲁吉亚共和国 25 倍,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152倍,塔吉克斯坦272倍。这说明了斯大林模式(   )
    A: 侧重边远地区的工业发展
    B: 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推动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D: 缩小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大约250万工人从事大规模制造业和采矿业……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困苦,对拥有土地的贵族,对沙皇政权,怒恨重重。因此,在反对旧政权的手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旗子不倒,并且在建立革命武装、深入土地革命、加强政权建设等方面创造出大量新鲜经验,在处境困难的革命者心中燃起新的希望,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革命发生的条件。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俄两国在革命道路选择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文科)
  • 5.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各国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南斯拉夫最早进行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改革的《行动纲领》,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

    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战后,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平施政”的纲领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这项法令责令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免再次出现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大规模的失业。1946年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国有化……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社会动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现代史》

    根据材料一回答党内对新经济政策产生分歧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根据材料二概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出现过哪些模式?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与法国在经济政策上有何主要不同?并指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重要特征。
    纵观不同时期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6.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
    A: 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 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 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
    D: 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甲卷)
  • 7.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俄(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这一观点(   )
    A: 主张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B: 全盘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C: 脱离当时的国情研究历史问题
    D: 认为新经济政策被取代具有必然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8. 如表为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这些探索(   )

    时间(年)

    探索

    1918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

    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

    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30

    加快推广农业集体化

    1936

    “苏联模式"形成

    A: 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农民利益
    B: 都以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
    C: 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
    D: 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冬宫、大本营和邻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B: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宣告苏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这说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
    A: 力图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B: 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 汲取“新经济体制”的优点
    D: 尝试改革原有僵化的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实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