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21年下半年,苏俄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企业,允许私人承包经营,一般租期为5年;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1921年10月,国家重建银行,恢复信贷系统。这从本质上说明苏俄(   )
    A: 工业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
    B: 允许资本主义经济适度发展
    C: 工业化建设需求十分迫切
    D: 利用市场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2. 关于“1917年十月革命”这个历史事件,苏联和俄罗斯两种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内容差异较大,苏联历史教科书用了10段文字之多,而当今俄罗斯的历史教科书仅仅用了2段文字来叙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苏联历史教科书不具有研究价值
    B: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更客观真实
    C: 历史叙述不能反映客观历史事实
    D: 时代因素影响历史教科书编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用了 10 年时间、牺牲了 12 万人修建成的,但运河一直被英法控制。1954 年,埃及与英国签订《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规定英军在签约后 20 个月内分批撤出埃及领土。1955 年运河利润为 1 亿美元,埃及只分得 300 万美元。1956 年,埃及政府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对此大为恼怒。1956 年 10 月 31 日,英法对埃及进行大规模轰炸,无比愤怒的埃及人民在纳赛尔领导下坚持战斗。阿拉伯国家纷纷与英法断交,中苏也用实际行动支援埃及人民。美国企图取代英法在中东的地位,以实施经济制裁威胁英法,英法被迫宣布停火。1957 年,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能够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凤鸣山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1926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题也相当尖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1929年更趋严重。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
    A: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B: 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   
    C: 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
    D: 加剧了国家政权颠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澄海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0-1990 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

    项目

    俄国

    (苏联)

    德国

    (联邦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1910

    原油产量

    11.3

    0.1

    27.9

    0.3

    钢产量

    3.3

    13.1

    26.5

    6.5

    3.4

    0.009

    1937

    原油产量

    28.5

    0.5

    172.9

    0.4

    钢产量

    17.7

    19.8

    51.4

    13.2

    7.9

    5.8

    1950

    原油产量

    37.9

    1.1

    266.7

    0.1

    0.3

    钢产量

    27.3

    12.1

    87.8

    16.6

    8.7

    4.8

    1970

    原油产量

    353

    7.5

    475.3

    0.1

    2.3

    0.8

    钢产量

    116

    45.0

    119.3

    28.3

    23.8

    93.3

    1990

    原油产量

    553

    3.6

    371.0

    88

    3.0

    0.5

    钢产量

    154

    38.4

    89.7

    16.5

    19.0

    110.3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编制

    请运用表格中两个或多个数据,提取一个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取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解读需有史实依据。)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江津区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卷
  • 6. 1941年9月,苏联对面包、糖和糖果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城市居民分为有不同食品定额的四个群体,其中航空、化工、煤炭、石油、电力、冶金行业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比普通标准中的工人类别拥有较高的定量。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 卫国战争的需要
    B: 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C: 计划经济体制更加巩固
    D: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江津区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考试试卷
  • 7. 据研究,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联社会具有“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群体如表所示。促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⑴相当部分的党政干部;

    ⑵怀有“左”倾情绪的知识分子;

    ⑶希望迅速发起“革命冲击”的工人;

    ⑷具有平均社会主义思想,指望迅速兑现革命承诺的贫苦农民。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
    B: 布尔什维克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
    C: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改变
    D: 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8. 1953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应以“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来代替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这一指示反映了当时(   )
    A: 外交“一边倒”影响科技
    B: 中苏两国关系急剧变化
    C: 经济建设急需科技发展
    D: 我国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9. 1921年,列宁曾对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阿曼德·哈默说过:“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从材料及以后的历史推断,苏俄政府决定(   )
    A: 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 一定程度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 商品自由流通,按劳分配
    D: 利用市场和商品来发展与美国的关系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10. 列宁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这里的实质指(   )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利用市场机制
    C: 实施农业集体化
    D: 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学考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