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四月提纲》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内容中并没有直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等,而是仅土地改革、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时( )
A: 列宁为赢得人民支持的策略考量
B: 俄国民众和沙皇统治的矛盾激化
C: 苏俄正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的困境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21年高三文综历史模拟试卷(三)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将要与其离婚并“拿走她应得的一份”。一些读者在回复中感慨道,如果“法律条文把妇女限制在1917年以前”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由此可见( )
A: 计划体制下男女平等观念不断加强
B: 十月革命之后妇女权益得到保障
C: 当时普遍义务劳动中妇女地位提高
D: 农业集体化使妇女工作机会增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二)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 )
A: 说明工业化的环境日益优化
B: 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确立
C: 反映苏俄探索经济建设新路
D: 与当时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高考考前模拟训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列宁在1917年9月14日《工人之路报》刊文指出:“直到今天,俄国的国家政权……口头上是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政府,而行动上是反人民、反民主、反革命的……政府,这就是至今还存在的矛盾,这就是政权极不稳固和摇摆不定的根源。”列宁此举旨在( )
A: 论证推翻沙皇专制的合理性
B: 阐述无产阶级掌权的必要性
C: 揭露资产阶级政权的两面性
D: 探寻推翻临时政府的可能性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历史5月高考针对性训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举行罢工活动,甚至把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也参与叛乱。为缓解不满情绪,政府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 在全国推行农业集体化
B: 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C: 对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
D: 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1921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凡工人人数在5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和工人人数在10人以下、没有发动机的小型企业,一律解除国有化。同时,鼓励和帮助农民、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者发展私人小企业。该法令( )
A: 废除工业的国有化
B: 改变国家对贸易的垄断
C: 推动苏联模式建立
D: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1917年国际妇女节当日,彼得格勒工人自发举行罢工和游行,后来示威群众增至20万人,数万名士兵也公开站在起义者一边,他们同工人一起,占领冬宫和政府各部。这次起义( )
A: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 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
D: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 万到3 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 6人,伤 50 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彼得格勒在十月革命中是和平解放的
B: 十月革命将《四月提纲》的理想都变成了现实
C: 布尔什维克党对十月革命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D: 十月革命只有工人参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1921年8月,人民委员会关于贯彻新经济政策原则的指令中说:“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国营的和合作社的商品交换,而且不应当只限于地方流转范围,在可能和有利的地方应当转为货币交换形式。”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
A: 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
B: 强化计划经济体制
C: 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D: 导致资本主义复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二模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1930年,苏共十六大通过了“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1933年,苏联从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 消弭了与美国的意识对抗
B: 利用外国优势推进工业化
C: 经济体制模式在逐渐转型
D: 新经济政策得到较好贯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4037
14038
14039
14040
14041
14042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