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四月提纲》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内容中并没有直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等,而是仅土地改革、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时(   )
    A: 列宁为赢得人民支持的策略考量
    B: 俄国民众和沙皇统治的矛盾激化
    C: 苏俄正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的困境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21年高三文综历史模拟试卷(三)
  • 2. 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将要与其离婚并“拿走她应得的一份”。一些读者在回复中感慨道,如果“法律条文把妇女限制在1917年以前”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由此可见(   )
    A: 计划体制下男女平等观念不断加强
    B: 十月革命之后妇女权益得到保障
    C: 当时普遍义务劳动中妇女地位提高
    D: 农业集体化使妇女工作机会增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二)
  • 3. 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   )
    A: 说明工业化的环境日益优化
    B: 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确立
    C: 反映苏俄探索经济建设新路
    D: 与当时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高考考前模拟训练试卷
  • 4. 列宁在1917年9月14日《工人之路报》刊文指出:“直到今天,俄国的国家政权……口头上是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政府,而行动上是反人民、反民主、反革命的……政府,这就是至今还存在的矛盾,这就是政权极不稳固和摇摆不定的根源。”列宁此举旨在(   )
    A: 论证推翻沙皇专制的合理性
    B: 阐述无产阶级掌权的必要性
    C: 揭露资产阶级政权的两面性
    D: 探寻推翻临时政府的可能性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历史5月高考针对性训练试卷
  • 5. 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举行罢工活动,甚至把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也参与叛乱。为缓解不满情绪,政府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 在全国推行农业集体化
    B: 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C: 对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
    D: 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6. 1921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凡工人人数在5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和工人人数在10人以下、没有发动机的小型企业,一律解除国有化。同时,鼓励和帮助农民、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者发展私人小企业。该法令(   )
    A: 废除工业的国有化
    B: 改变国家对贸易的垄断
    C: 推动苏联模式建立
    D: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
  • 7. 1917年国际妇女节当日,彼得格勒工人自发举行罢工和游行,后来示威群众增至20万人,数万名士兵也公开站在起义者一边,他们同工人一起,占领冬宫和政府各部。这次起义(   )
    A: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 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
    D: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 万到3 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 6人,伤 50 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彼得格勒在十月革命中是和平解放的
    B: 十月革命将《四月提纲》的理想都变成了现实
    C: 布尔什维克党对十月革命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D: 十月革命只有工人参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1921年8月,人民委员会关于贯彻新经济政策原则的指令中说:“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国营的和合作社的商品交换,而且不应当只限于地方流转范围,在可能和有利的地方应当转为货币交换形式。”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
    A: 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
    B: 强化计划经济体制
    C: 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D: 导致资本主义复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二模试卷
  • 10. 1930年,苏共十六大通过了“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1933年,苏联从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 消弭了与美国的意识对抗
    B: 利用外国优势推进工业化
    C: 经济体制模式在逐渐转型
    D: 新经济政策得到较好贯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