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是1913—1925年俄国(苏联)农业生产变化情况柱状图。据图可知,这一经济指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商品与市场手段的运用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C: 农业集体化正在加速推进
    D: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2. 下表是1937年—1990年美国、苏联、英国、日本四国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统计表。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

    年份

    国家

    1937年

    17.7

    5.8

    13.2

    51.4

    1950年

    27.3

    4.8

    16.6

    87.8

    1970年

    116

    93.3

    28.3

    119.3

    1990年

    154

    110.3

    16.5

    89.7

    A: 苏联、英国、日本、美国
    B: 美国、苏联、英国、日本
    C: 美国、苏联、日本、英国
    D: 苏联、日本、英国、美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2021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3.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苏俄评论》(1931)、《中国与苏俄》(1934)等杂志相继创刊,就连以“无偏无党”,为宗旨的《申报》也刊登了许多有关苏联的文章。这一轮“苏联热”的出现,意在(   )
    A: 呼应红色苏区革命实践
    B: 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C: 寻求救亡图强的新道路
    D: 寄望苏联干预远东局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2021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4. “这”将是“新一代的新十月革命”,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苏联就会迎头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对手”,因为“新一代建立在英雄精神和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复活之上。”“这”指的是(   )
    A: 列宁开始探索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路径
    B: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经济的快速恢复
    C: 苏联开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化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重大突破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五月供题训练试卷
  • 5. 1929年11月,斯大林曾指出: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这说明当时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未能发挥作用
    B: 领导人未能全面评价新经济政策
    C: 新经济政策背离社会主义
    D: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确立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6.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主张:“重新审查和修改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须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在这里,列宁主要针对的是(   )
    A: 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B: 外国资本家经营的合法性
    C: 农民的商业行为的正当性
    D: 农业集体化运动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7. 图7为苏(俄)联1918-1928年飞机及航空发动机生产量统计。该图可以说明苏(俄)联(   )

    A: 一五计划的开展具备了一定条件
    B: 航空工业发展领先于世界
    C: 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建设完成
    D: 计划经济体制具备优越性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十校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5月最后一卷试卷
  • 8. 列宁在1922年下半年多次强调:“在我们主要是苦于产品极端缺乏、苦于极端贫困的时候,担心建立在小的副业上面的资本主义会构成一种威胁,那是很可笑的。”这表明列宁认为(   )
    A: 应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自由流转体系利于经济建设
    C: 增加市场因素极其具有危险性
    D: 苏俄的经济力量已十分强大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五次统一考试试卷
  • 9. 列宁于1917年3月从瑞土发电报给俄国同仁:“完全不得相信新政府,一丝一毫也不支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这说明列宁(   )
    A: 主张必须推翻沙皇政府
    B: 对民众的现实诉求清楚
    C: 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 反思巴黎公社失败教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榆树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清蒲高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昆山路校区)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