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英国首相事实上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因为他(    )

    ①是政府首脑

    ②掌握行政大权

    ③不受议会监督

    ④是国家元首

    ⑤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这说明(    )
    A: 政府对议会的决策有一定影响
    B: 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 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 内阁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有同学整理19世纪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做出如下时序图。观察如图,空白处应填定的事件是(    )

    A: 美国制宪会议的召开
    B: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5. 有史学家称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据你判断,这一观点的立论依据很有可能是(    )
    A: 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
    B: 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
    C: 《临时约法》以法律限制袁世凯专权
    D: 清政府和平交权,结束了封建帝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议会成了许多人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所以议员席位的价格也不断增长。在一个地方,1689年8磅6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但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这个席位却花了900磅。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 君主立宪有名无实
    B: 议会为贵族所控制
    C: 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D: 议会权力得到增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两校期中联考试卷
  • 7. 据统计,1782—1820年英国65位内阁成员中,43位是贵族,剩下的22位中14位是贵族之子,其他8位也与贵族有着亲戚关系。1721—1832年的22位首相中,13人是上院贵族,6人是贵族之子,1人为贵族之孙。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英国(    )
    A: 上院贵族控制了政权
    B: 下院完全服从于上院
    C: 议会上下院关系紧张
    D: 精英阶层主导民主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1649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并宣布成立共和国。但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等,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种变化(    )
    A: 说明了君主制比共和制更有优越性
    B: 反映了人民革命斗争的必然结果
    C: 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
    D: 调动了各阶级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英国的权利法案规定:“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会。”其含义是(    )
    A: 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B: 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
    C: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D: 议会有限制国王的权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