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它是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

    材料三:

    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出近代英法美德四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而发动的革命,并且指出它们的两项共同点?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的主要原因和重大侵华事件以及1945年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中的“革命的第一阶段”与“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它们的革命对象分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1842年6月,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两种政治制度对各自国家有何历史影响?
    试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军事力量、外交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比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状况。
    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如图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发展阶梯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

    A: 自由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殖民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实验班)
  • 4. 现在的英国女王已经任命了好多位首相了,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是她确信这些首相最终会对她负责。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5. 下图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发展阶梯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

    【注】阶梯上的字自下至上分别是

    ①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②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④1875年法国“一票共和”

    A: 自由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殖民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合适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君主专制
    B: 联邦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7.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
    A: 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 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 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 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应该是指近代英国(    )
    A: 国王
    B: 议会
    C: 内阁
    D: 首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的是(    )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

    64

    36

    1867—1884

    35

    23

    1885—1905

    40

    29

    1906—1916

    25

    26

    1918—1935

    25

    82

    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浏阳二中、五中、六中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10.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实:“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文中“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是指(    )
    A: 《权利法案》的通过
    B: 《1787年宪法》的制定
    C: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浏阳二中、五中、六中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