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摘编自邢骅、苏惠民、王毅主编《新世纪北约的走向》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日程。英国认为超国家机构会影响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降低其国际地位。鉴于社会普遍视欧洲为战乱和冲突的根源,英国政府仍把英国和英联邦及殖民地放在首位并宣称,“我们的事业和利益远在欧洲大陆之外”。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英国,联邦德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西欧第一、第二经济强国。英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英国对英联邦国家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反,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经济比重却不断上升。1973年,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

    材料三: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与欧洲盟友承担的责任必须是平衡的。例如,2014年的北约峰会曾通过一项决议,即2024年之前所有成员国将把防务开支上调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而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要求欧洲立即行动,而不是拖到2024年甚至更晚。对于欧洲而言,这种强制的方式很难接受。美国希望把北约的防御范围扩大,例如将网络攻击等虚拟世界的安全挑战也纳入北约的安全框架,同时突破地理限制,让北约担负起亚太地区安全挑战的应对。但欧洲并不认同将北约防务目标全球化,它们认为北约仍是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组织,应主要解决欧洲的安全问题。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史实,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西欧的。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美之间关于北约的主要分歧。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2. 1949年11月,美国组织美、英、法、日等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83年美国成立“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其唯一职责就是对苏联获取技术的行动进行跟踪,了解苏联的经济需求。两个“委员会”实质上是(    )
    A:   冷战向经济科技领域的延伸
    B: 对西欧进行经济控制的工具
    C: 维护美国经济垄断地位的手段
    D: 对社会主义实行禁运的组织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3. 有人认为冷战是“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欧洲也就和德国一样被冷战一分为二。

    一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冷战使美国在世界政治的多个重大问题领域和多个重要地理区域,形成了显著的美国霸权。同时,美国在战后初期宽待德国和日本,助其复兴,以后又长期在安全、贸易和金融方面予以照顾和特殊优惠,从而有力地帮助了它们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或者说成为美国比较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国际“权力关系再调整”的主要原因,并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在西方引发的国际危机。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战后美国霸权的建立与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孝义第二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4. 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项指令称,“我们别无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建设性地实施‘自由’这个理念来证明其优越性”。美国发出此项指令的背景是(    )
    A:   欧洲走向一体化趋势加快
    B: 苏联对美国构成制度挑战
    C: 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
    D: 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1963年11月,全苏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联合公司与意大利国家碳氢化合物公司签订新协定,“规定在1964—1970年间苏联供应2500万吨石油,同时由苏联外贸单位买进相当数量的意大利机器和设备”。苏联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   与美国争夺西欧战略利益
    B: 重塑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
    C: 满足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
    D: 参与欧洲能源一体化建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B)试卷
  • 6. 1983年3月,撒切尔第一次公布了一个为期四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了两项措施,一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从1980年的7%—10%下降到1984年4%—8%,二是把政府的公共开支在四年间降低4%,严格控制财政赤字。这说明英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
    A:   逐渐形成“多市场、少政府”模式
    B: 凯恩斯主义正在左右产业变革
    C: 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D: 政府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A)试卷
  • 7. 有学者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
    A: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B: 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 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D: 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8. 1948年6月苏联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美国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同时,对苏占区缺乏的钢、电力等实行封锁,该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 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C: 彻底打破苏联威胁
    D: 北约组织的迅速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9.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与之针锋相对,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的经济组织是(    )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C: 经济互助委员会
    D: 华沙条约组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10. 下图所示事件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    )

    A: 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B: 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C: 促进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 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